去年以来,萧山区围绕“整体智治”理念,以物联网、视联网技术为支撑,聚焦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通过全面搭建“1+2+N”总体架构,逐步构建起“智慧应急管理”体系,使安全风险成为看得见的数据,为事故预防、应急救援提供有力保障。数据显示,今年全区排查整改事故隐患1.72万处。
一是总体架构全覆盖。在“1+2+N”总体架构中,“一个平台”即“城市大脑·萧山平台”下的“数字应急”指挥平台;“两套系统”为“数字应急”指挥平台下设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和智慧应急预警监测系统;“N个模块”为根据应急管理部门日常业务需求,逐步开发拓展防汛抗旱、智慧危化、智慧三场所三企业、智慧用电等功能场景,按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的建设规划,萧山逐步构建起智慧用电、智慧消防、智慧工地、智慧电梯、智慧危化等应用场景,实现5000余路电压、电流、温度的物联数据,全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实时监控,10万余个烟感、2000台电梯运行实时数据接入和分析。
二是自然灾害全掌握。今年夏季,位于浙江建德的新安江水库自建成61年来首次9孔全开泄洪,临浦镇正好位于水库下游,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在此情况下,区应急管理局利用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实时查看全区降雨情况、水位情况、危险区域排查等,实现防汛数据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该系统接入了河道水库实时水位信息、地质灾害点监控,2万余路视频监控、39个城市内涝点位视频、83个水库河道视频点位以及100余家避灾安置场所监控视频,为各项防汛应急指令和部署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还能结合“智能网格”中的卫星云图、降水预报、风力风向等气象要素,对台风、暴雨、高温、雷电、寒潮等极端天气以及滑坡、山洪等次生灾害进行关注,并与气象、农业农村、城管等部门高效协同,充分发挥“数字应急”效能。
三是安全生产全保障。萧山现有六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主要以存储液氨、汽油、环氧乙烷等物质为主,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危害民众人身安全。为此,区应急管理局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罐区、作业区、控制室的39个监控点位视频全面接入“数字应急”视频平台,进行云端检查。同时,建立与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品一图一表风险日志系统相匹配的一图展示,及时了解在控企业每天风险承诺情况、实时预警情况、隐患整改情况、预案管理及应急救援等,实现危化企业动态化管理。目前已有10家危化品生产企业、21家带储存经营单位、10家危化品使用单位包含其中。
萧山应急工作将进一步立足“防、抗、救”一体化,着眼实战需要,实现“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指挥调度为核心,以研判决策为目标”的可视化音视频同步指挥调度,推动救援分布图形化、事故态势可视化、指挥调度扁平化、指令发布智能化,提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