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市智慧应急一张图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为全省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一期工程试点项目,是全省首张城市综合安全风险地图。该平台涉及台风暴雨、水库安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船舶安全、燃气安全等诸多领域,通过应急风险管控“时空大数据”精密智治,提升预测预警预报能力,实现应急管理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
一是构建安全风险时空大数据库,打通“信息孤岛”。着眼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格局,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风险源和减灾救灾信息资源,建立应急综合时空大数据库。目前已整合应急、资规、水利、气象、交通、公安、住建、环保等19个部门数据,完成12大类55923处安全风险源信息、200多类减灾救灾资源信息的空间化建库;接入15类3665余个物联网感知数据;对危化品企业、规上工贸企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及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和养老院)等5类试点领域5680处重点风险源进行安全风险四色评估辨识,初步形成温州市安全风险大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构建全空间管理模式,实现“精准处置”。温州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产业结构“低小散”矛盾较为突出,风险管控能力亟待提升。通过建设风险态势、执法监管、风险一张图、监测预警四个子系统,对重点风险源进行“红橙黄蓝”四色呈现,辅助风险源分级精细化管理。同时,建立风险源和救灾资源对象动态全息画像,确保在锁定事故灾害发生点位后,可以快速分析周边的次生安全风险源及减灾救灾资源,从而对周边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防御保护对象进行针对性管控和疏散,避免次生灾害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周边消防救援力量、社会应急队伍、医疗资源、避灾场所等信息,实现快速精准调度救援。
三是构建风险感知体系,形成“态势感知”。通过接入气象、水利、农业渔业、交通、旅游等部门14类重点实时物联网感知数据,包括雨情、水情(水库、河道)、卫星云图、台风信息、积水点、渔船等实时数据及预测预警信息,全面感知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领域风险态势。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全面完成可视化调度系统建设,实现对灾害现场进行视音频传输,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应急一张图,实时调度现场救援力量,逐步完善“平时+战时”风险感知体系,形成以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现场实时动态监测为一体的“态势感知”一张网,为事故灾害预测预警与指挥救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构建自然灾害预警模型,强化迭代升级。复盘“利奇马”台风等历史数据,总结经验教训,将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的一般风险区域、特殊风险区域上图。通过和中南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院校合作,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迭代,利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地表覆盖数据、水系数据、建筑物数据等,结合历史山洪易发区域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资料,研究建立算法模型和影响因子,打造临水临崖、地势低洼、临近陡坡等特殊地形地貌下的三维立体模拟及预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五是构建“市级统建、县级创新”格局,突出运用实效。以顶层设计、统筹整合为导向,打造市、县“六位一体”(标准、平台、数据、应用、硬件和运维一体化)的“市级统建、县级创新”温州建设模式。市级统建公共功能,县级根据各自差异化需求,开发个性化创新功能。如永嘉县结合易受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威胁的特点,在市级智慧一张图平台基础上,增设小流域防汛防台减灾救灾体系;洞头区结合海岛实际和石化基地的安全需要,增设“海岸线防台防潮预警系统”和“危化品风险分析研判系统”;平阳县依托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打造企业安全码,实现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精密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