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 数字赋能 宁波市镇海区“三举措”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精准执法
发布日期:2020-04-29 15:20 来源:宁波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执法体系,坚决打赢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宁波市镇海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关键领域、紧盯危险工艺、突出重点企业,以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为导向,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执法精准化。

一、信息化提效能。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为契机,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全面梳理辖区危化品、三场所三企业等重点企业基础信息,根据企业风险辨识结果生成企业安全生产等级,实行数据化管理。同时运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对辖区企业进行主体标注,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打造数字约谈室,配备球型网络摄像机、降噪拾音器等视听监控设备,对询问约谈过程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并创新引入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持高拍仪扫描的票据、证件、文件等资料进行电子存档,有效提升安全生产调查取证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第三方打前站。每年投入340万元聘请17名专家对全区一般工业企业、商贸、特种设备领域开展“诊断式”监督性检查。此项工作自2014年开始至今,已对辖区产值500万以上一般工业企业完成了7轮全面安全体检。去年以来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性检查的案源上报力度,利用第三方专家前期的检查服务,指导帮扶企业整改隐患作为铺垫,给予企业一定的整改缓冲期,对整改不力或者隐患突出企业,集中进行处置,既突出了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又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处罚阻力。2019年以来在一般工业企业领域,由第三方提供的行政处罚案源占到了三成以上,处罚金额累计达60余万元,处罚执行率达100%,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

三、抓典型强震慑。持续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强化行政处罚警示教育效果,形成安全生产监管高压态势。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酒精等消毒物品需求激增,票据贸易企业非法储存危化品现象抬头,立即采取措施组织票据贸易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根据许可经营范围,通过查询、对比进出库记录及路段监控记录,共查处4起违法储存危化品案件,约谈企业负责人4人,在各类媒体平台曝光5个批次,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有力推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