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体系 三项举措 三支队伍——庆元县未雨绸缪织密安全防汛应急网抓早抓实防汛准备工作
发布日期:2020-05-09 10:55 来源:丽水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据水文气象预测,今年我省气象年景偏差,气象灾害偏重,汛期极端天气频繁,将给防汛工作带来更大挑战。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防汛检查、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应急储备等举措,主动履职,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立足实际通过“三个体系、三项举措、三支队伍”抓好抓实汛前各项预防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善行政村防汛防台形势图200个,排查整改隐患62处,完成审批备案水库控运计划28座,储备物资28400件,组建专家库44人,培训防汛相关人员240余人。

一、三个体系,把控防汛“风向标”

一是建全防汛形势研判体系。今年以来,该县累计雨量达535.6毫米,比历年平均(490.3毫米)偏多45.3毫米。据县气象局预测分析,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梅汛期降雨可能偏多或显著偏多,并将出现较明显的降雨集中期,预计4月-6月该县降雨量在900mm以上,且今年台汛期影响台风有可能比往年偏多,防汛防台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新形势,该县健全完善气象、应急、自然资源、水利等多部门会商研判体系,组织防汛、水文、气象、地质专家,对年度防汛形势进行科学研判,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和防汛责任人员在思想、物资等方面提早准备,防汛预案早完善。

二是完善科学监测预警体系。统筹用好山洪灾害预警监测系统、滑坡位移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预警系统。优化预警发布机制,实现自然灾害防御县级提前6小时,乡镇级提前3小时发布,村级提前2小时人员转移到位,确保“应急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同时利用“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行政村概况、村级防汛防台工作组人员信息,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进行网格管理,对危险区人员转移情况等内容进行系统管理,实现对基层防汛防台行政负责人和网格责任人的动态管理、轨迹管理。

三是打造四级联防响应体系。通过打造县、乡、村、网格员四级联防体系,编织起一张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安全网”。以县委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和指挥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完善200个行政村(社区)的防汛防台形势图,将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图表化,对网格责任人信息、防御重点、避险路线进行直观、简洁地集中标示。确保防汛防台响应期间,防汛责任人100%到岗履职,危险区域人员100%安全撤离,危旧房屋和户外施工人员100%转移到位。近年来,该县成功避让灾情、险情50余起,连续14年无地质灾害事故人员伤亡。

二、三项举措,筑牢防汛“安全堤”

一是详细修订应急预案。完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流域性洪水防御方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等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水库、电站按照“一河一策、一库一策”的要求,结合防汛防台抗旱群测群防整体提升项目,编制完成28座水库及水电站防汛安全应急预案,并完成28个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的审批备案。19个乡镇(街道)对接县级预案,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层层有预案、级级有准备,以更好应对“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新形势新要求。

二是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汛前准备和隐患排查工作,对全县19个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点易洪易涝区、避灾场所、水毁工程修复等情况深入检查,共出动检查人次1812人,检查2021处,其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隐患点复查449处,发现隐患62处,下发督办单5件,已完成整改9处,正在整改3处,落实防控措施50处。联合省第七地质大队有关专家,对全县50个地质灾害重点巡查区和56处不稳定斜坡实地踏勘,为汛期防范做好扎实基础。乡镇(街道)基层体系检查全覆盖,落实基层责任人2115名,防汛防台形势图303张正在修编当中。
  三是积极储备应急物资。完善县、乡、村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以县防汛指挥中心仓库为主体,建立19个乡镇(街道)及防指成员单位储备仓库。截至目前,已储备含冲锋舟、橡皮艇、潜水泵、防汛挡板、救生衣、帐篷等56类防汛物资共23000余件;棉被、毛巾毯、行军床、应急生活包等17类救灾物资共3300余件;移动照明灯车、发电机、探照灯、手摇报警器、尖头铲等43类通用器材物资共2100余件。同时,第三方签订社会化储备协议,对一些大型抢险机械设备进行储备,在汛期用购买服务方式调用。

三、三支队伍,组成防汛“主力军”

一是组建自然灾害防御专家队伍。整合全县防汛部门技术力量,挑选出44名业务精湛、实战经验丰富的防汛防台业务骨干、水利技术骨干力量,组建成立防汛防台专家组,重点加强抢险技术方案研究,发挥技术专家智囊作用,根据防御洪水应急抢险需要或有关部门请求,第一时间从专家库中调取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赶赴现场开展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对险情进行研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险情抢护技术建议,协助开展险情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是组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完善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先后组建25支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断优化成员组织架构,加强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队伍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形成整体战斗力,确保在电力受损、交通阻断、抗洪抢险、防灾减灾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紧急救援、人员转移的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打通基层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补齐基层应急救援体系短板。

三是组建基层防汛工作人员队伍。以各乡镇街道,各村为单位,组建基层防汛干部、联络员、防汛预警员队伍,同时,对基层从事防汛工作的人员开展全面业务培训,使其熟悉工作职责、内容、流程和相关专业知识等,进一步增强基层防汛责任人的防汛业务知识水平,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处置能力,以实训变实战,为扎实做好今后防汛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累计培训防汛干部、联络员、小流域山洪灾害监测村级预警员2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