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已全面进入汛期,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海曙区紧绷防汛安全弦,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角度出发,压实责任,积极储备防汛物资,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培训演练,统筹物资储备和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完善防汛平台,加强应急值守,多举措全方位织密防汛防台安全网。
一是压实各级责任,紧抓落实工作。区防指专门组织召开全区防汛工作部署会议,重申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与17个镇(乡)街道签订防汛防台工作责任书。全面建立“区领导包镇(乡)街道、镇(乡)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我区263个有防汛防台任务的村(社区)共编制完成村级形势图267张,并已由村(社区)在公告栏张贴公布。各级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行政责任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防汛责任人、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山塘安全管理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村责任人、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人均已完成登报公布,接收社会公众监督。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紧抓整改工作。自3月初起,我区注重落实属地自查、行业自查、区级抽查等“三查工作机制”,全面建立风险隐患清单、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等“闭环管理制度”,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坚决做到及时整改或采取防控措施,严格守牢度汛隐患“销号关口”。截至目前,全区发现的152处隐患,已完成整改125处,落实措施27处,整改率为100%。
三是组织培训演练,紧抓宣传工作。考虑到当前防疫形势,区防指已分2个批次组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责任人业务培训会议,为823名镇(乡)街道防指办、村(社区)防汛防台工作组主要成员授课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知识。另外,区防指办已牵头各镇(乡)街道在“4.15”防汛防台日、“5.12”防灾减灾日开展了防汛防台知识进村(社区)和进校园专项宣传活动,共印发宣传折页1.2万份、宣传横幅136条、宣传展板30块。同时,区防指已督促并指导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应急演练工作,截至目前,12个镇乡街道和部分防指成员单位已完成年度防汛防台应急演练工作。下一步,区防指办将与区人武等部门继续推动抢险救援等重要科目的应急合练活动。
四是加强物资储备,紧抓管理工作。按照分级储备原则,督促并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强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储备麻袋(草包)等袋类物资22.1万只、土工布(编织布)等布(膜)类物资1.3万平方米,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器材3976件、各类船只193艘、排水泵642台,以及一大批铁锹、照明灯等常规物资。除储备常规的应急物资外,还增配卫星电话、汽(柴)油应急发电机等应急装备。
五是强化队伍建设,统筹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工作。区应急管理部门已初步拟定区级层面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导意见,在原组建的2支区级防汛抢险与救援队伍基础上,扶持蓝天救援队再组建1支区级综合性救援队伍。截至目前,区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交通运输、人武、消防救援大队等区级部门共组建防汛应急队伍25支468人,17个镇(乡)街道共组建防汛应急队伍22支707人,可基本满足我区突发防汛应急所需。
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抓好防汛应急指挥平台升级完善。充分整合区应急管理、气象、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水雨情(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资源,建立海曙区洪涝台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全面整合区农业农村、气象、综合行政执法、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相关业务平台数据资源,初步建成集在线洪涝监测、洪涝信息发布、视频集成展示、防汛应急管理、应急一张图等模块功能于一体的海曙区洪涝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为区防指领导防汛防台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七是强化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建设。区防指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在主汛期之前完成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同时,区防指已完成了《海曙区村(社区)汛期值班记录本》的印制工作,并分发到全区263个村(社区)。要求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和值班记录制度,严守值班工作纪律。加强信息报送,要求突发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区防指报告相关情况,做到“情况清、信息灵、预警早、反应快”,保证指令上传下达、信息畅通,保障防汛工作正常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