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6月2日遭受入梅后第二轮强降雨侵袭,此轮强降雨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6月2日晚17时至6日08时,全县面雨量232.5毫米,北部山区乡镇为本轮降雨中心,其中芳村镇詹村站降雨341.5毫米、东案乡梅树底村站降雨323.7毫米。在本轮强降雨期间,常山县防指办周密部署、科学指挥、精准调度,防指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基层迅速行动、积极应对,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领导指挥靠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此次强降雨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工作。6月3日晚,县委书记潘晓辉参加全县防汛视频联线会议,对防御强降雨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6月4日上午,深入紫港街道、大桥头乡、招贤镇一线督导基层防汛措施落实情况,6月5日赶赴辉埠镇东乡大坞水库抢险现场指挥抢险作业。6月3日上午,张少华县长、何健常务副县长检查指导当前防汛和地质灾害工作。领导指挥靠前,及时掌握了解防汛形势及发展态势,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监测预报靠前。气象、林水、资规相关成员单位认真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预测预报精细化程度,及时发布暴雨、常山港流域性洪水和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期间,气象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2次,地质灾害橙色预警2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6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4次;雷电黄色预警信号4次。林水发布水文预报3次、小流域预警短信4851条。县防指持续跟踪雨情、水情、工情,及时向各级发布工作要求和预警信号,保障了各级有序应对强降雨工作。
三是统筹协调靠前。县防指统筹气象、林水、资规等部门,针对本轮强降雨开展2次专题会商研判,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根据会商结果,提前发出《关于做好入梅后第二轮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的动员令,并于6月3日3时30分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发布汛情动态6期。县防指办全员24小时在岗,实时掌握预警信息,提前分析风险隐患及可能影响的重要设施,科学判断、合理协调、指挥有序,快速、果断、有效处置灾险情,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
四是落实措施靠前。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防汛抢险工作中。基层各类巡查监测人员履职尽责,紧盯重点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流域性洪水、小型水库度汛安全等防御重点,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致灾征兆,立即组织转移,共转移危险区群众93人。尤其是辉埠镇大坞水库由于水库巡查员巡查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报告,辉埠镇和相关部门科学处置到位,紧急转移水库下游危险区群众25人,及时排除了险情,得到了上级的肯定。镇村两级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强化联防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明防汛工作纪律,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推动防汛工作落细落实,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和社会稳定。
五是抢险救援靠前。县防指及早部署,协调县人武部、消防救援大队、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调派防汛抢险人员集结待命。各级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切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县资规局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前部署撤离,招贤镇紧急填筑防洪堤缺口,辉埠镇及时处置水库大坝外坡滑坡险情。基层责任落实,巡查到位,行动果断,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抢护,成功避免人员伤亡事件,确保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