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拱墅区为提升基层防汛防台应急处置工作能力,多举措扎实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
一是思想重视、提高认识。拱墅区着力构建以街道防指为单位,以社区防汛防台工作组为单元,以重点责任区为网格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作为防汛防台的重要工作和常态化工作来抓,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重要性,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二是明确责任、落实人员。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不留死角”的原则,调整充实各街道防汛防台指挥机构,社区防汛防台工作组,以及重点区域网格落实各类责任人, 明确职责,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监管,确保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三是完善信息、动态管理。根据省防指办下发的《关于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和防汛防台形势图修编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梳理核查危险区及其受威胁对象,督促社区完成防汛防台形势图更新,有效应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平台”加快完成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网格及责任人、转移避险人员、社区级防汛防台形势图等信息更新录入。加强对街道上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加强动态管理,一旦责任人等发生调整变动及时更新,确保基层防汛防台系统平台信息与实际相符。
四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制订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的培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分级分批对基层责任人进行全面培训,特别加强寄到防指指挥及办事机构负责人、社区防汛防台工作组负责人和灾害信息员等责任人的培训,明确防汛各项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切实提高各类基层责任人的履职能力。
五是加强排查,推进“浙江安全码”应用。“浙江安全码”工作是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平台的基础性工作,是当前防汛重要任务。全区前后组织牵头单位和各街道、园区分管领导6次参加省市会议部署落实此项工作。目前全区共排查转移人员总数为298人次,赋码人员297人,赋码率100%。为精准管控自然灾害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提供有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