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关于抗洪救灾物资的供应情况及建议
发布日期:2020-07-16 16:08 来源:丽水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一、抗洪救灾物资储备供应情况

今年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在石练、王村口、龙洋、西畈等西南、西北部14个乡镇发生了房屋进水、道路损毁等不同程度灾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9日8时,全县共转移587人,共造成房屋倒塌6间,受损18间,255间民房进水,根据乡镇排摸确认,本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接到人员失踪报告。各乡镇(街道)应急抢险队伍均已开展灾后抢险工作,交通部门也派出抢险队伍开展损毁道路抢修恢复工作。因遂昌县今年受灾情况相对来说并不严重,因此暂未动用调配县级救灾物资,均以乡镇街道和部门自行调节为主。

2019年以来,遂昌县结合以往救灾物资储备量少、种类不全、多口子调度的问题,采用分级分部门储备,县级层面设立储备中心,重点储备两批次每批次约150人跨区域支援队伍的保障物资、抢险救援装备,进一步将物资储备任务落实到村、社区一级,摸清各级部门物资储备底数,加强物资统一调度,依照新修订的《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物资储备库,并根据省厅要求统一录入到浙江省减灾系统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有利于建立应急物资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调拨机制,在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发挥应急时基层的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的优势。

二、应急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

1.县域内的应急物资数量分布不均衡,应急物资种类结构不均,储备不充分。乡镇村级目前只是解决了物资储备库的有无问题,储备的物资主要是一些防灾物资和人员转移安置保障用的生活物资,尽管已经有了应急发电机、排水泵、照明灯组等一些基础的抢险救援物资,但是数量较少。考虑到遂昌县为山区县,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防灾时村自为战尤为关键,村、社区宜按标准配置高档储备,但是目前储备情况离标准有一定的距离,更多依赖县级层面支持,应急时,只能等、靠,错失良机。特别是重点救援物资的缺乏导致基层抗灾抢险能力在面临灾害时捉襟见肘。

2.储备模式单一,社会力量调动不足。目前应急物资储备还是依赖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市场参与不多,模式比较单一,储备物资供应的持续性不强,无人机等监测预警类和挖机、铲车等抢险救灾类的专业设备无条件储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协议储备)的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旦储备的应急物资消耗殆尽,容易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难以开展基层的灾害抢险和自救。

3.物资储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物资储备库的管理人员一般为当地村、社区干部,缺乏专业的培训,物资储备库的日常维护工作比较难落实,重点物资(应急发电机,水泵)的维护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储备仓库的物资的出库入库没有及时上报管理平台,个别人员物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强,在救灾时未能及时地做好物资供应保障。

三、防汛应急物资储备调用建议

1.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防汛应急物资储备。特别是应急储备物资空间分布上要更加合理,数量和结构上要更加均衡。各专业类的抢险救灾物资由业务部门储备,根据抢险救灾需求自行调用,列入指挥部统计报备范围。各乡镇、村按照定额要求储备防护类、预警类、救护类及部分生活类物资,突出防灾和人员转移安置保障。

2.要全面提升防汛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入汛期,针对遂昌县多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实际以及上级关于做好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牵头负责做好本行业系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重点做好排水泵、移动泵车、应急发电机、抢险车辆(特别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工程抢险装备)和舟船、移动照明灯、应急监测预警装置、无人机等物资装备,做好登记和维护检查。继续加快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做好县级应急物资的采购入库工作,配强配足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同时,通过应急物资管理平台要求各部门、乡镇如实上报所在地的物资储备情况,要求各级对储备的救灾物资数量、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灾情来临时,能拿得出用得上,全面提升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3.要加强防汛应急物资仓储和调拨管理。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检查维护管理,救灾物资实行专库储存、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县、乡(镇)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立和遵守岗位责任制度和出入库登记、安全检查、储备物资情况报告等管理制度。物资使用结束后,及时对物资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本着“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应收尽收”的原则,对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的物资及时进行整理、归集和回收。

4.完善防汛应急物资储备的社会动员机制,构建多元主体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在防汛应急物资组织上建议政府集中采购一批、部门统筹管理一批、社会储备一批。其中特别要建立畅通的救灾物资储备的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物资储备的政策措施,同时由各主管部门牵头,统计监管领域内的在建工程分布情况和企业情况,与主要的工程抢险机械制造和使用企业签订应急调用或租用协议并登记造册,确保任一区域发生灾情,附近能第一时间调用。同时加强与乡镇一级经销商的沟通,并签订物资调用合同,提高抢险救灾时的生活物资保障能力,价值较高的通讯预警工具建议用购买服务的形式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例如卫星电话,无人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