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应急管理中心工作,牢牢抓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培训,四项举措全力推进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
一、高标站位抓好谋划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将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大培训作为解决企业生产安全短板有力抓手。市应急管理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多次深入基层、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安全培训情况和存在的短板,组建工作专班起草《宁波市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征求区县(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有关部门意见建议,修改完善方案。局党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讨论方案,并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亲自审定把关定稿,以市安委会名义印发方案。
二、健全机制强化部署发动。一是全面动员部署。5月15日,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和2020年市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领会,立即印发《宁波市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区县市、乡镇(街道)专题视频会议,对方案进行解读,对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全面动员部署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厅百万员工大培训动员会议精神。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安委办议事机构职能作用,成立由市安委办主任任组长,市应急管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市级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和联络员,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和定期会商机制。三是联席同商共议。6月3日,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级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围绕方案主要内容,部门之间先后多次进行深入沟通商讨,进一步细化明确职责分工,有力推动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责任落实。
三、统筹兼顾夯实要素保障。一是筹措项目经费。为确保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做好经费筹措工作,与市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就经费保障进行对接,商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企业安全和消防技能项目制培训补贴,确定了特种作业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班组长和危险性较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共计4.3万人的培训经费。同时专门安排了60万元的安全宣传培训专项经费,争取了人力社保局15万元的企业工伤安全培训专项经费,用于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经费保障。二是搭建工作平台。在充分运用省厅百万员工大培训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市应急管理局依托宁波市安全生产网络培训学院专门开设了宁波市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网上培训平台,依托宁波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系统搭建了企业安全和消防技能培训网上申报统计平台,同时,建立宁波市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培训钉钉群,及时发送交流工作信息,分享工作经验。三是提高师资力量。依托安全中介服务机构、企业、院校和区县市、乡镇街道安全和消防监管机构推选300余人,参加省厅组织的师资视频培训,统一培训师资,着力提高师资力量和培训水平。四是统一授课教材。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岗位人员,组织师资制作企业安全和消防技能面授课件63个,编制培训教材及宣传折页6套,为全市安全和消防技能面授培训提供了统一教材。
四、各方协同汇聚共建合力。一是细化落实方案。各地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在市动员部署的基础上,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力推进全市百万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工程实施。二是强化督查考评。将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纳入到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考核内容,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抽查,及时通报;同时,把企业安全和消防技能培训情况作为执法检查重要内容,对培训机构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企业检查家数不低于辖区内企业总数的5%(或不少于100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三是造浓舆论氛围。结合第19个“安全生产月”,利用视联网、云直播等形式,举办“安全生产月”网上咨询日、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全市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演练比武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全市企业参与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为安全和消防技能培训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