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强化“四个导向” 我省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面开展
发布日期:2020-08-07 11:15 来源:综合协调处 浏览次数:

529日浙江省安委会印发《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组织领导框架图和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及进度控制表》,并于69日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会后,各地结合实际,主动谋划,积极行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均已印发实施方案,对工作专题做了部署。各级安委办积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汇总动态信息,实施挂图作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强化目标导向,逐级拉高工作标杆。各地以省安委会《三年行动计划》为基础,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许多地市设定了高于省定任务的标准。比如杭州市,共细化任务措施271条,新增个性化举措19条,自我加压或拉高标杆29项,新增量化指标11条。与上级方案相比,部分工作标准提高、时间进度提前。宁波市共设定总目标13项,其中11项高于上级要求。湖州市在省方案基础上共细化任务措施64项,在省级量化指标基础上,新增17项量化指标,共有19项高于省定标准。嘉兴市共设置量化指标243项,其中高于省方案标准要求的有33项。绍兴市明确2020年为整治攻坚年,2021年为整治深化年,2022年为整治提升年,细化各阶段工作任务,明确任务措施284项,设置量化指标191项。工作目标的高标准设定为各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精准设定工作专题。从工作专题内容来看,多数地市均以国家和省方案为基础,结合本地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更加精准地做出了调整。比如杭州市,在建设(轨道交通)施工专项中,纳入了监管压力较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并细化为5项具体措施,明确要求加强对施工管线的监测预警,对连续发生3次以上事故的施工单位要清退出杭州市场。在危废专项中,增加了煤改气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内容,明确了提前半年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宁波市提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举措近100条,突出了数字化精密智控在各专题专项中的应用,努力提升三年行动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温州市在应急救援数字化建设专题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项目中,增加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内容。湖州市增加了文化旅游专项。绍兴市结合行业实际,将省级方案中的渔业船舶专项调整为农业农机专项,整治内容涵盖渔业渔船、农机、农家乐(民宿)、农村沼气等。并结合近期工作重点,将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铁拳整治、建材供应链治理等列入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安全水平。舟山市在省定方案基础上,增加了本地安全监管压力较大的船舶修造企业安全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责任导向,努力清晰部门职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不是前一轮工作的简单重复,各地安委会大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比如温州市,以落实工作为重点,梳理出17项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通过书面征求和会议协调办法,逐项确定责任部门,特别是在城镇燃气和交通管理职能方面,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该市将专班工作和安全生产巡查有机结合,通过巡查督促,推进工业园区隐患治理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外地危化品运输车停放管理和液化气运输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景区玻璃栈道、平台监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治理监管难点盲点问题的牵头单位。

四是强化制度导向,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各地工作方案印发以后,均成立了由市长(金华市为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安委会主任办公例会制度,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开展集中办公,对所辖县(市、区)的工作进行督查督导,扎实推进方案实施。比如,宁波市组建“1+9”工作专班,市安委办建立由12个市级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三年行动总体工作。9个市级牵头部门也分别成立工作专班,牵头推进专题专项工作任务。台州市由市委组织部发文,从9个牵头部门抽调11名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湖州市成立专班,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措施,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专项整治措施,实行挂图作战,落实闭环整改。该市针对吴兴区近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情况约谈区安委办、相关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要求其进一步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督促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部署开展第二轮三年行动,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巩固提升我省第一轮三年行动成果、补齐安全生产短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全省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督查检查、提升专班水平,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