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治标更治本”推进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重点整治
发布日期:2020-09-17 16:16 来源:定海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定海区是我省危险化学品重点县,辖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庞大,定海区始终秉持“治标更治本”工作理念,聚焦危化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快危化领域安全科技创新,提升危化品安全管控水平,全面推进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重点整治工作

一、瞄准治理“重灾区”,坚决整改危化品安全突出问题

一是专项整治4类危化关键场所。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设备使用年限较长、隐患程度不一等问题,分批次对石油库、危化品储存场所、油品储运企业储罐和压力管道等4类危化品关键场所(部位)逐一开展系列专项整治。通过省、市危化重点县服务指导工作,借助危化专家团队力量排查深层次的隐患问题,解决专业技术上管理难题。共完成51家企业化工装置设计诊断,检测检验压力管道470千米,改造管道49家,推进油品储罐大检修8台,实现化工设备全面“体检”和“复健”,确保安全运行。严格督促危化生产企业中海石油公司开展3年一次的停工大检修,全方位维修和保养生产设备,全面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二是大整油气输送管道。深入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发改、质检、安监等部门联合排查油气管道“三桩一牌”查漏补缺及加密工作,督促管道企业严格落实“一点一案”制度,并采取就近驻扎管线附近、安装摄像探头、实行管道技术化自检等手段,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巡护重点敏感区域,全面消除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截至目前,累计增桩、移桩360处,增添警示牌29座,修复管道自身变形3处,全区4个历史遗留的管道安全风险点100%落实隐患管控责任和安全保障措施。

三是严格化工园区(集聚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坚决执行“三年一评估”要求,全面开展化工园区(集聚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精准采集企业分布、距离、危化品种类、数量等基础数据,定量(性)分析园区区域安全风险、安全保障能力及安全管理等情况,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并就控制和降低运行安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督促企业落实各项改善措施。围绕岑港、马岙2个化工集聚区的企业和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辨识和安全评估,进一步抓牢园区风险防控。

 

二、注入科技“强心剂”,全面扫除危化品安全监管盲区

一是全面实施信息化日志管理。要求危化品生产企业每日上报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等动态风险信息至大数据平台,由后者综合企业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工艺情况,自动生成企业当日风险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标示,并创新实行“一月一研判”制度,及时分析辖内总体安全风险状态。企业每日实时公示动态安全风险研判结果,主要负责人签字承诺及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目前,该区所有危化生产企业均在厂区门口设置了电子显示屏,严格落实“一日一公示”,安全承诺率为100%。

二是实现重大危险源企业“24小时在线监管”全区共9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均已接入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省—市—县—园区—企业的五级联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各级应急部门可直观查看本区域风险云图、风险分布和趋势分析,并实时调阅已接入的重大危险源、值班监控中心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和重大危险源、可燃气体泄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关键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管控前沿化、可视化、智慧化。

三是加快推进危化领域“机器换人”。加大危化企业技防投入财政资金补助力度,推动“两重点一重大”所涉企业重点抓好化工工艺装置自动化、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自动化、化工生产机械化。其中要求新建化工100%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危化工艺、危化品和危险源化工装置100%配备安全仪表系统,并100%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所涉23家企业全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其中浙江天禄能源公司率先全省建设了最先进的危化品基地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可全方位24小时智能动态监测预警危化品储罐区。

三、打通管控“全脉络”,加快提升危化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严控道路运输安全。深刻吸取“6.13”沈海高速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爆炸事故教训,对辖区内16家重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进行检查,系统排企业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实时视频、安全管理台账、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和液化气储存设施安全状况、人员安全教育情况等风险隐患点,警醒企业严格落实台汛高温期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隐患10条,已责令企业立即改正。

二是加强岛际运输安全。严格管控离岛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液化气、油漆等危险品运输,要求客渡运企业定时、定班开通危险品专渡,渡口、码头落实专人查堵危险品,坚决杜绝客货混装现象发生。海上运输方面,通过AIS 、VTS、CCTV以及现场巡查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握辖区到港航行的危险品船舶动态,加强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申报的监督管理。目前,总体管控形势良好。

三是加大废弃危化品应急处置力度。按照“自我平衡”要求,稳步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东方环保和纳海固废危废处置迁建、扩建项目已全面完成,形成“焚烧、物化”综合处置能力,实现定海区域内、甚至市域内危险废物与处置能力平衡。推进涉危企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整治,摸清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企业按照“谁产生、谁处置”原则,及时处置产生的废弃危化品。现基本完成危险废物“存量清零”行动任务,基本消除危险废物超期贮存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