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普陀区防指办下发了《关于做好第9号台风“美莎克”防御准备工作的通知》,并转发市防指办《关于认真贯彻省领导指示要求做好第9号台风“美莎克”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措施上要聚焦重点、责任要落实到位,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做好防御工作。截至9月2日9时,普陀区六面防御,防台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一、人员转移“疾速面”。截至9月1日10时,共安全转移17795人,其中渔船转移人数16387人、疏散游客1408人。
二、旅游景区“安全面”。东极、白沙、桃花(塔湾金沙景点)、蚂蚁、虾峙等5个涉海景区(景点)和涉海旅游项目均已关闭。截至9月1日10时,海岛共疏散游客1408人;现有自愿滞留游客271人(其中桃花岛24人、虾峙岛16人、白沙岛27人、东极岛204人)。已告知游客及时撤离景区,严禁在台风期间前往危险区域。
三、水利设施“实时面”。截至9月1日10时,全区40座水库蓄水总量790万方,占正常蓄水总量的49%。
四、海上养殖“巩固面”。全区养殖单位共19家56人,已做好巩固养殖设施,人员撤离准备工作。
五、船只回港“监管面”。全区共有渔船2341艘(包括休闲渔船138艘),截至9月1日09时,已全部到港避风。其中,在舟山本港避风2217艘,在外地港口港避风合计124艘(福建2艘、温州15艘、台州39艘、宁波22艘、上海21艘、江苏24艘、山东1艘);按照“定水域、定拖轮、定人数”原则,加强了对辖区锚地锚泊船舶的管控,截至9月1日10时,辖区共有避风船舶511艘(不含渔船),其中危险品船舶160艘、无动力船舶2艘(不含船厂修造船)、法院扣押船舶6艘;马峙锚地附近水域共有避风锚泊船舶132艘(不含渔船),其中危险品船舶82艘;截至9月1日10时,全区共有无动力修造船舶49艘(其中新建造船5艘、修船44艘),目前码头抗台34艘,船坞抗台15艘。都已经落实“一船一泊”和政企联络员监管制度;全区今年列入整治的66艘(六横16艘、虾峙32艘、沈家门9艘、东港9艘)采砂船已按照属地管理要求,落实了防台管控措施;全区445艘货运船舶动态已上报,并通知辖区港口经营企业、水运在建工程及自备港作船舶等做好防台工作;全区共有水上客运29条航线(51艘船舶),截至9月1日10时,已全部停航在指定避风港避风防台,2条航线还在营运中,其中沈家门金外滩—马峙预计今天中午12时停航进入避风港,沈家门墩头—马峙航线看天气情况待定。
五、地质灾害“排查面”。组织乡镇(街道)、管委会政府干部、村干部、群测群防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对全区34个风险防范区进行巡查,重点排查影响范围内的临时工棚、简易房、危房等情况,一旦出现灾险情,按照“应撤必撤”要求,协助属地政府做好人员撤离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