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安全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一直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浦江县着眼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积极发挥市场机制,逐渐探索出“市场主导、单位自主、社会参与、政府引导”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组织化的隐患排查治理有偿服务,有力补充了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的专业力量。
一、培育和引进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
近年来,我县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安全咨询、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评价、安全检测检验、金融保险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引导具有安全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的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大型企业、保险业、行业协会发挥专业特长,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及相关保障。
二、构建并不断丰富安全生产社会服务体系
建立包括安全生产委托管理、推广使用智慧用电系统、积极推行“保险+服务”模式等在内的多维度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
(一)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委托管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印发《关于推行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托管工作原则、任务和要求,在各行业领域推开安全生产委托管理工作。二是会议专题部署。召开安全生产委托管理现场会,邀请全市委托管理机构参加,对托管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三是严格工作规范。召开安全中介机构座谈会,重申中介服务纪律。要求安全生产委托管理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服务,开展服务前要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要求,并报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存档。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在开展委托管理工作的服务机构中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托管服务工作质量开展抽查检查,下发通报文件,对各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予以通报。五是实施约谈警示。对委托管理工作不认真,服务较差的托管机构进行约谈,实行退出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委托管理企业2140余家次。
(二)实施信用等级评定考核,强化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协助金华市局开展服务机构诚信等级考评,由各乡镇(街道)、浦江开发区、水晶产业园区、企业对在我县开展安全生产服务的机构,从基础管理、服务质量、持业实绩等方面进行考核打分,分出好中差,进行排名。经过评定,在我县开展社会化服务的4家机构中,浦江丰之安、金华士创等2家机构被评为一级,金华华晨被评为二级,浦江申华被评为三级。
(三)认真推广智慧用电系统,提升生产经营单位用电安全水平。在人员密集场所、出租房等重要场所,消防重点单位、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企业(单位)全面推广安装智慧用电管理系统。通过公开遴选,选择符合条件的智慧用电系统推广服务商,并予以公布。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根据公布的智慧用电系统推广服务商及产品,督促指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做好智慧用电系统的推广安装工作,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用电管理水平。建立完善智慧用电监测平台,实时监控智慧用电系统使用单位用电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隐患。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6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安装使用智慧用电系统,累计2580余套。
(四)积极推行“保险+服务”模式,推动形成高效的事故防范机制。在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通过实施安责险,充分挖掘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的能力,促进安责险与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融合互动。截至目前,我县72家高危行业企业已投保安责险,投保金额1042万元。
(五)充分利用社会服务力量,深入实施专项治理。督促指导喷涂、涉爆粉尘、有限空间等作业场所,涉氨制冷、金属冶炼等重点企业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排摸重点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提升现场作业安全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安全评估场所、企业350余家次。
三、积极落实补助奖励政策
印发《浦江县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企业进行奖励补助,提高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服务工作的积极性。自奖励政策制定以来,累计奖励补助企业2700余家次,补助金额45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