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高温灼烫、遇潮遇水爆炸、火灾爆炸及中毒窒息等高温熔融金属作业易发事故,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龙游县全面部署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一、覆盖摸排,分类分级登记造册。由县内17个安监站成立联合摸排组,开展“拉网式”排查,突出排查存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包括熔融金属吊运、运输及浇铸等作业)的企业,将存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登记造册,并纳入智慧安监的数据库。按照风险等级分类标准,将企业分为重点企业、一般企业,相应实施策略,对重大风险或者较大风险的企业,严格参照《浙江省应急管理厅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执行;对一般企业,专家进现场检查,督促企业做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善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目前,共摸排21家涉及企业信息,明确重点企业11家,一般企业10家。
二、立查立改,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运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检查,县应急局对重点企业实行全覆盖安全执法检查,推进高温熔融金属作业重点企业完成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现实时动态管控。目前已全部完成11家企业的执法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44项,下达整改指令6份,暂时性停产1家,移送执法队立案查处3家,现已完成整改13 项,未完成整改的隐患,督促企业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一周一上报,一周一研判制度,实现隐患清单动态跟踪管理。
三、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安全发展。构建“1+N+N”专项工作服务体系,由应急管理局组建整治行动服务团,携同专家工作站、第三方专业机构N个专家,采用“专家+试点”“专家+实战”模式 , 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一对一上门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手把手、面对面”指导服务,企业自行组建N个“监管人员+专家”服务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同时,依托微信、钉钉组建专项整治工作群,发布业务要点、安全普法,共同提升高温金属熔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业务水平,深化推进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自整治开展以来,已开展线上业务要点培训7次,普法教育3次,线下走访企业31家次,工作提醒7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