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应急局恒心恒力铸就平安
发布日期:2020-09-29 15:19 来源: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安全是大家的永恒话题,无论我们是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还是叫应急管理局,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事业。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从2005年6月呱呱坠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原经贸局内设机构升格为县政府一级职能部门),到2019年年初机构改革,组建县应急管理局,我们一直在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用恒心恒力为铸就海盐一星“平安金鼎”贡献应有的力量。近三年来,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为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的海盐样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注重统筹谋划,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2018年2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要求。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各辖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构建“1+10”专业安委会责任体系,在原有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新增设立了输油气管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旅游、校园、农机、危化品和社会福利机构等8个专业安委会,由各位副县长分别“挂帅”担任专业安委会主任,负责各专业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部署年度工作,县政府与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每年制订出台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涵盖减灾救灾、防汛防台抗旱等应急管理工作。

二、突出重点时段,关键节点安全稳定形势得到强有力保障

针对元旦春节、两会、一带一路峰会、国庆、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重点时段特点,全面部署落实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重点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重要时段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严格落实重要敏感时段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和每日“零报告”制度,2019年3月18日起县应急管理部门实行24小时常态化值班,确保重要时段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局以“三个聚力”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大局”。一是未雨绸缪聚力排查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安全隐患,服务疫情防控大局,联合县住建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多次赴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开展消防、用电、房屋防倒塌等安全检查,指导隔离点工作人员消防器材的使用。二是立足本职聚力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制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七个一”措施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隐患未落实整改要求或者疫情防控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复工复产。三是监督服务并举聚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为疫情防控大局提供安全环境,县安委会督查组累计检查企业(场所)495家,发现问题隐患2426条,整改率100%;持续开展“三服务”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服务指导,当好政策宣讲员、安全服务员、监督指导员和民情收集员“四员”,疫情期间集中开展“三服务”4次,共服务企业92家,检查指导问题隐患整改381个。

三、狠抓风险防控,重点领域隐患治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构建县级层面、镇(街道)层面、企业层面等三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一是加强县级层面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安全生产2018年,县安委会制定出台《海盐县安全生产常态联动综合督查办法》,建立了安全生产常态联动综合督查制,每季度组织开展督查。2020年,县安委办进一步强化督查机制,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的通知》,成立五个督查组,每月开展督查,督查领域全覆盖,重点督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重点抽查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三场所三企业、消防重点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租房、人员密集场所等)、交通运输企业、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建筑工地等。2018年至今,共开展督查10次,检查企业(场所)917家,发现问题隐患4978条,整改率100%。二是加强镇(街道)层面网格化巡查。2019年12月,建立大排查大整治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三张清单”,构建县、镇(街道)两级安全生产网格104个,至今共检查企业4694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6904条,整改率99.79%。三是加强企业层面隐患自查自纠。嘉兴市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注册企业 2062家,企业自查隐患上报73580条,已整改完成73057条,整改率99.29%。

四、强化执法倒逼,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执法形成高压态势

通过强化严管措施、创新执法模式、突出专项整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18年至今年8月,全县安全生产领域共立案3084件,罚款3919.85万元,追究刑事责任15人,案件起数、罚款金额位居全市前茅,在全市率先启动道路运输类亡人事故深度调查。一是强化严管措施。2018年9月,县政府制定出台《海盐县安全生产10条严管措施》,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十个一律”;2019年,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领域相继出台安全生产严管十条措施。二是创新执法模式。开展推磨式执法,锚定“专、全、重、严”方向,先后在喷涂、涉爆粉尘、纺织服装、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开展推磨执法,检查企业256家,排查整治隐患1602条,立案查处64家。三是突出专项整治。开展以“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为重点对象的整治战,专门制定《“四无”企业关停淘汰之无安全保障标准》,助力签订关停淘汰协议3248家,已关停2250家,腾出土地面积3199亩;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涉企天然气点供站、升降设备、高空液体储罐、高温金属熔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整治攻坚,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五、强化应急管理,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有序推进

全面部署落实年度防汛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县级防汛综合检查,对县内4处不稳定边坡点和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查防治,完成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的37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成功举办2019年防汛防台应急演练、“秦山-2019”核应急联合演习,成功防御梅汛强降雨、“利奇马”、“米娜”等台风,实现“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的目标。调整完善县防汛指挥部等6个议事机构成员单位,完成防汛防台抗旱等7个预案编修和防汛物资采购工作。

六、注重宣传教育,共建共治共享应急管理新格局逐渐形成

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体系创建、社会化服务等社会共治格局治理成效显著。围绕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宣教矩阵,组织开展“3·19”森林消防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2018年至今年8月,累计完成安全生产取证培训96期,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2053人,安全管理员3230人,特种作业人员6046人。成功举办安全生产网格员、基层防汛责任人、森林消防队员理论与实操、核应急管理、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等多期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创建,目前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8家、三级达标企业512家;完成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企业1707家。大力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目前在保企业231家,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2018年至今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企业7700余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