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应急管理局以“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建设目标,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数据为支撑,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数字化风险管控平台”、“应急联动数字化指挥平台”、“防汛防台数字化风险防控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织牢织密“安全生产管控网”、“应急联动指挥网”和“自然灾害防御网”,全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协作,互联共享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应急体系,以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依托安全生产数字化风险管控平台,密织“安全生产管控网”。将全市重点企业概况、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危化品生产使用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社会化服务等基本信息内容接入平台,运用“远程执法”、“智能执法”等创新方式,结合“安全生产二维码”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重大风险防控措施、潜在安全隐患及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安全服务过程的全过程、可视化、精准化管理,引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从被动式向主动式、常态化转变,倒逼中介服务机构重视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通过对监管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全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现状,预测安全生产风险,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
二是依托应急联动指挥数字化平台,构建“应急联动指挥网”。与水利、气象、公安、电力等多个部门完成业务平台对接,实现多部门多平台协作,应急管理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对安全风险、雨量、水位等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自动启动响应程序并发出警报,实现智能预警、迅速响应、多方联动,有效保障了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平台上还开发了单兵装备、无人机、APP端三种传输视频功能,实现与事故现场视频实时传输和多方通话,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智能化水平;建立了物资储备库、应急专家库、预案实例库“三大资源库”,对物资、专家和预案实现统一规范管理和科学调用,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
三是建立防汛防台数字化风险防控平台,构建“自然灾害防御网”。将部门、镇(街道)、村(社区)防汛防台组织架构人员信息、防汛防台形势图、各镇实时水位形势图等纳入平台,以天地图为底图,将低洼易涝区、危房、避灾点、水利设施、物资仓库、建筑工地、转移路线等在地图上进行标识,设置每个标识点相关联的信息,并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动态化更新、对各防御点位矢量化标会、对避灾点可视化管理,真正实现全市防汛防台一张图。同时根据气象、水利发布的数据和实时水位数据,自动形成水利预警值、台风警报,地图按灾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可显示蓝、红、黄、橙四色警报,警情对应四到一级应急响应,并把预警信号推送给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实现应急防控智能化预警、程序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