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松阳县积极引导成立和培育发展社会救援力量,促进社会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应急救援中专业队伍的重要补充。目前,松阳县有天狼救援队、山鹰救援队、人武部救援分队(蓝天救援)和登山协会义务森林防火队共4支志愿救援队伍,承担各类综合性救援。2020年上半年共出动15次,共297人次。
一、应急救援统一指挥,建立协调联动平台
一是科学设置应急救援指挥架构。组织各个具有应急管理职能的行业部门、乡镇街道、企业设立负责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防汛防火救援及危化、矿山等专业领域救援。
二是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借助公安局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联系消防部门及民间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应急指挥中心进行统一调度,根据各救援队伍的人员配备情况,擅长的抢险类型,协调各支队伍参与综合性救援,明确抢险救援职责,合力排险。有效避免了因抢险过程中发生信息传输渠道阻塞、重复决策部署等情况的发生。
三是提高应急救援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救援队伍库、装备物资库、应急专家库等数据库,实现应急资源信息化管理。借助可视化现代装备,实现救援现场远距离视频传输,供后方领导全面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二、利用现有场所开展训练,强化理论培训应急处置
一是结合田园松阳地域特点,开展户外拉练。为更好展示浙江“重要窗口”,给全域旅游、大花园建设提供应急救援保障。松阳社会化救援队伍经常开展野外拉练,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适应开展救援的体能需要,熟悉自然环境,建立队员之间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提高协同合作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针对性训练。如天狼救援队在人防办训练基地定期开展绳索救援训练,为队员进行户外高山救援积累绳索操作经验。通过皮划艇、橡皮艇、无人机等装备,在松阴溪等公开水域开展水上搜救训练,切实提高救援效率。
三是理论教学打基础,专项实训强技能。5月,松阳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森林灭火培训演练。对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等各类森林灭火工具进行理论讲解,现场实操体验,并沿山道铺设消防水带480米,模拟救援独山风景区森林火灾。合计30余人参加。6月,组织为期4天的山地救援绳索技术培训。在培训期间针对性的在松阳县双童山的飞拉达景区组织山地救援实战演练一次。各救援队伍骨干代表共16人参训。7月份组织8人次进行为期5天的潜水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的第三天将潜水技术运用于7月27日松阳鹰嘴潭溺水人员的打捞,并成功打捞出溺水人员。
三、规范救援队伍现场管理,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水平
一是强化信息管理。形成现场指挥部许可制,各救援队伍及时发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灾区现场指挥部要求的且只涉及本队伍的工作进展情况等信息。未经准许不对公众发布灾情相关信息,不接受媒体采访和拍摄。同时设立物资管理人员,管理自身携带的装备器材,组织对受领物资的登记与发放,及时公开捐助的款项、物资器材等。
二是强化科学救援。按照统一指挥、科学救援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救援队员安全、周边群众安全、灾民伤害安全“三个安全”观念。各支队伍按照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救援任务,及时处置和反馈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现场指挥部报送救援行动以及任务完成情况。
三是强化救援纪律。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格管理。对有擅自行动、个人英雄主义、不服从指挥调度、虚报瞒报情况、违规发布信息、盲目组织救援等不良行为的社会应急力量,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入应急行动诚信记录。情节严重的纳入“黑名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