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滨江区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滨江区应急管理局在打非治违、整治成品油市场乱象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严格审批,打好成品油 “准入拳”。由于市场政策的变化,商务系统全面取消了成品油仓储批发许可,现仅需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即可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为充分做好应对全面开放成品油批发许可的准备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已暂停受理成品油批发经营申请,并对咨询企业进行统一答复。截至目前,全区内未新增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
二是扣清底数,打好成品油“排查拳”。目前滨江区全区内共有7家成品油带储存经营单位(加油站)及1家成品油票据贸易企业,从事经营成品油批发。其中西兴街道3家,长河街道3家,浦沿街道2家。上述8家单位均持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且都在有效期内。7家加油站均取得省商务厅规划实施的批复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符合规划要求。
三是多方联动,打好成品油“整治拳”。今年,结合危化品三年行动和危化品道路运输“铁拳整治”行动等多项工作,采用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危化品经营(不带储存)企业、加油站加强安全监管,提醒经营单位在购买、销售危化品的过程中必须安全合规,注重核实供应商和客户各方面资质,特别是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运输人员的资质核实;要求加油站要严格按照《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进行卸油作业,并强调停止在加油现场等易燃易爆区域使用微信、支付宝等进行扫码支付。12月,配合滨江交通执法大队对一起中型客车无证无照运输危化品案件开展调查,经鉴定车上所载油品为柴油,因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由滨江交通执法大队对司机处罚款3万的行政处罚。
四是全民监督,打好成品油“宣教拳”。根据大力推进危化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和浙江省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的工作要求,着力对加油站等危化品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大培训,进一步强化企业对规范储存、使用危化品的思想认识,突出讲解成品油等重点监管危化品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将无证无照经营成品油(汽油)列为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对象,通过局公众号、企业微信群、短信群发等媒体、渠道向全社会发布举报通知,营造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