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安委会关于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整治攻坚行动统一部署,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创性的在工业领域增加船舶修造、涉氨制冷行业开展遏重大事故攻坚整治行动。
一、领导重视、及时部署。接到省厅工作部署后,蔡志军局长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工业领域要结合舟山实际,突出船舶修造和涉氨制冷行业领域遏重大工作。4月8日,我市安委会印发了《舟山市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整治攻坚实施方案》(舟安〔2021〕3 号),制定了船舶和涉氨制冷为主的工业领域遏重大风险隐患和管控责任清单。许小月常务副市长在省安委会下发的《全省“遏重大”攻坚战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上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同时加强对县区督促指导。随后市工业安全专业办发出关于报送工业领域“遏重大”风险链关键节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表的函,细化了船舶和涉氨遏重大工作举措每季度任务清单。
二、专项督查、保障落实。5月、10月,市工业专委办先后两次成立督查组,分别由市应急局总工、副调研员,市经信局副局长为组长督促各县区、乡镇对工业遏重大工作推进情况,督查组共暗查企业36家,逐家验证遏重大工作落实情况,确保企业收到上级部署文件,并开展对标对表自查自纠。同时对暗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以市工业专委办的名义下发督办函给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当地安委办,要求举一反三推进工作落实,防止各项举措落地打滑。
三、部门协作、把握重点。按照部署,我市的工业遏重大重点领域在于船舶修造、涉氨制冷和涉燃爆粉尘。我市自行制定的工业领域风险关键点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中明确,船舶修造关键节点24项,针对性管控措施47条,涉及牵头和配合部门由经信、市场监管等5个;涉氨制冷企业关键节点21项,针对性管控措施54条,涉及牵头和配合部门5个。对船舶修造企业重点排查企业油船(危化品船)进厂修理前是否完成清洗舱等安全生产条件确认情况,动火、吊装、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审批制度落实情况等。涉氨制冷企业重点查处两类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备案和管理情况,液氨泄露专项演练开展情况,氨机工持证情况等。
四、强化执法、定期商会。行动开展以来,市工业专委办每日汇总各牵头和责任部门推进遏重大工作执法检查落实情况,在全市工业专委办浙政钉群内公布,该群由市工业专委办全体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分管县(区)长组成,许小月常务副市长对各区块完成情况,经常在浙政钉群内作出点评和指示。同时,市工业专委办定期进行全市工矿企业安全执法检查情况通报,目前已通报八期。截止 9月30日,全市派出工矿企业安全执法检查人员 1215人次,检查企业 519家,检查发现问题隐患 1651个。办理行政处罚 39起,罚款 60余万元。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管副市长不定期召开专题视频会议,督促各区块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