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防止事故发生,定海市场监管分局多措并行,运用市场化和信息化手段,率先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保障辖区居民乘梯安全。
一是电梯信息“码”上可查。深化特种设备安全全周期监管“一件事”改革,全面启用“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推广应用电梯扫码维保,累计完成电梯赋码2151台,赋码率达100%、扫描维保率达98%以上。电梯维保人员扫码开展线上维保操作,提升维保工作效率,有效避免虚假维保、维保不到位、同行恶性竞争等行为。同时,扫描二维码可实现电梯设备信息一“码”清,包含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号、设备类别、设备使用状态、下次检验日期等近20项基本信息,通过掌上查询、实际对比,实时查看电梯是否存有隐患、临期未检以及电梯分布、使用状态、维保率、电梯投诉等情况,发现违规行及时投诉举报,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二是电梯维保“点”上开花。率先全市推行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工作,22家试点维保单位按照“自我声明+信用管理”要求,制定按需维保方案和维保质量目标承诺,突出包含故障率、停梯时间、救援时间等,确定现场维保项目、内容和周期。同时,率先实行“保险+服务”,维保单位和保险机构、使用单位签署三方支付约定,保险公司依据维保质量跟踪监测结果支付维保费。目前,全区按需维保试点电梯数量500多台,实施检验、检测新方式试点电梯数量500多台,安全责任保险覆盖在用电梯总量的60%。
三是电梯安全“网”上统管。创新建立“电梯猫”物联网架构,依托多媒体终端、电梯猫云平台和电梯猫APP客户端三个端口,实现市场监管部门、维保单位、物业单位、乘梯人四方共治。电梯猫拥有电梯管理、故障应急处理、电梯维保管理、实时视频监控以及各种采集数据汇总、分析、处理等智慧监功能,实现电梯信息采集全程化、维保过程透明化、应急救援快速化、安全监督社会化。目前,定海共有165台电梯安装电梯猫物联网系统,依托该系统整改电梯隐患90起,妥善处理64余起电梯困人事件,解救被困人员110人,平均救援到场时间10分钟,2021年共发生平台困人11次23人,均得到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