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七大机制构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发布日期:2021-11-12 11:01 来源:温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自洞头区应急管理局2019年成立以来,洞头区全力打造应急物资保障七大机制,确保地区物资保障调得动、备的足、用得上。

一是创新推动“1+7”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针对我区岛屿众多、离岛乡镇交通不便等特点,创新建立“1+7”应急储备新模式,按照就近调拨原则,以区粮食与物资储备局仓库为中心,联动应急、农业农村、溢香、大门、东屏、霓屿、鹿西等7个基本点分库,有效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壁垒,应急物资调拨输送提速,全区27类物资78858件(套)应急物资投放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制定执行分级储备标准。加强对街道(乡镇)、村居社区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的指导和支持,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分类划定县、乡、村三级应急物资配置标准,并科学调配使用资金,加大对薄弱乡镇的倾斜力度。目前,除通过“1+7”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从区级中心库调拨到各分库的物资外,各乡镇、村(社区)按照标准储存各类应急物资16343件,所有村居均已实现“三大件”“四小件”全覆盖。

三是建立日常物资战时调用机制。与洞头新丰食品有限公司、人本超市等签订日常消耗物资储备协议,一天内可紧急调拨使用37类42789件各类日常物资,其中矿泉水16950件、大米10.1吨、食用油19.2吨、蛋类2.1吨、肉类1.2吨、蔬菜1.5吨、方便面23760包、面包11700件、八宝粥5200箱、帐篷20个等,应急状态物资协同保障能力有效得到补充提升。

四是建立应急物资日常维护制度。出台《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制度》,做到物资管理、物资储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定期对棉被、毛巾被、草席、应急生活包等物资进行通风、晾晒、点验、更换。定期组织开展应急设施设备使用抽检,确保物资够用、设备能用、人员会用,应急物资处于可随时取用状态。今年5月份完成区应急管理局物资储备仓库防水、防潮改造。

五是建立全时段应急指挥专用通讯网络。配备应急救援指挥车1辆,装载车载指挥云平台、无人机、布控球等设备,全区投放全时段卫星电话9台、手持式卫星电话93台、移动单兵32台,对讲机43台,实现事故灾害现场与指挥部一键联通。

六是打通大型专有装备共建途径。建立全区应急救援共享装备库,鼓励将大型设备、专业装备存入区级共享装备库,出台《支持培育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十条意见》《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分离救援装备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全区应急救援装备共享共用。截至目前,全区可指挥调配各类大型设备112台,其中船艇40艘、直升机2架、挖机39台、吊车7台、铲车24台。

七是搭建民生需求对接通道。通过人大代表呼吁,将“政府苦恼、现实所需、群众关心”的近海岸能力提升工作纳入区级十大民生实事内容,投入近700万,将全区开放式景区、沙滩、码头、岙口等临水临崖重点区域救生设施建设工作纳入“你呼我应”民生小事内容,投放救生圈、绳索等应急救生设施200套、户外应急救援柜20套。率全省之先组建首支海上消防救援中队,按照常备16人战斗编成标准,整装配备海上救援装备,新增购置救援船1艘、摩托艇2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