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43家(以下简称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有效缓解政府部门工作力量不足压力,但也产生了中介间低价竞争、个别中介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该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公约和最低收费标准、互学互比、完善考评等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中介服务覆盖企业5121家次,同比增长142%,助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21年来该区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5人,同比前两年平均数分别下降30%、37.5%。
一是成立一个行业协会,突出“自治”。中介的事,中介自己来管。经半年多筹备,9月区应急与安全生产协会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吸纳中介在内的会员单位120多家。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制定《协会2021-2022年度工作要点》;拉开工作框架,协会下设监督、创建、专家、宣教、综合等5个组。明确由协会监事长担任监督组组长,抽调非中介行业的企业人员担任组员,构建了政府指导、行业自治、协会监督的新格局。
二是制定一个行业公约,突出“约束”。率全市之先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行业公约(试行)》,明确“事先报备、投标与争取项目、隐患排查、出具报告、价格竞争”等10条规矩、10个严禁,实行“政府搭台、协会主导”推进行业自律。同时,于9月29日举办行业公约签约仪式,截至目前,行业公约签订率100%。
三是实施一个最低收费标准,突出“统一”。针对中介间低价竞争、拉低行业服务质量问题,落实行业协会制定《社会化服务最低收费指导标准(试行)》,如针对人数低于50人或企业面积低于2000平的企业,收费不低于5000元/年等,总体根据企业员工及面积数,分类指导、分类制定最低收费指导标准,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天,座谈会商2次,修改完善后予以印发,并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在抓落实上,主管部门协同协会设立监督抽查专班,对收费情况进行专项监督,实施以来,有效发挥了行业自律作用,反响良好。
四是打造一个擂台赛,突出“比学”。为切实掌握中介机构及其专家服务水平,打造了互学互比擂台赛。一方面,于2021年11月3日组织中介机构采取PPT路演形式展示各自亮点项目、特色做法,进行互学互比,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街道、企业、中介代表等参与赋分评审,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将每半年举办1次该擂台赛。另一方面,打造中介专家擂台赛。提升中介专家的服务水平是提高中介服务的重要抓手,该区于11月6日组织区中介机构专家,通过30分钟笔试+10分钟面试的方式开展能力大测验,并邀请省有关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与评审,既检验了专家能力又倒逼了服务提升。
五是完善一套考评办法,突出“精准”。制定实施《区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诚信评定细则》,统筹运用“政治忠诚度、业务胜任度、作风美誉度、安全管控度、工作配合度”等5维度考评法;实行“月考评、年综评”,突出日常管理、动态精准考评,2020年评定中介单位A类8家、B类8家,并加强结果运用。一方面将评定结果向区内公布,另一方面在政府项目招标中予以体现,2021年政府社会化服务外包项目9个,A类中介中标5个,占比55.6%。对政府项目突出过程性监管,全年组织专家对中标的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考核19个,分数评定在良好以上的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