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打造“五个三”自然灾害普查工作体系
发布日期:2021-12-24 09:06 来源:温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涉及领域技术性复杂,这就要求普查工作要从多方位落实开展,定组织实施模式,组建普查队伍。为此,洞头区采取“统分结合”组织实施模式,从五个方面创新15项措施。打造洞头自然灾害普查“三支队伍”“三张清单”“三个关口”“三个机制”“三个创新”,全面压实普查组织责任。

一是“三支队伍”全面压实组织责任。组建“领导队伍”。洞头区第一时间成立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快速组织起普查的“领导队伍”。各参与部门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普查技术规范,了解普查各项要求,不仅落实开展本部门普查任务,同时对普查整体工作高度负责,加大了部门之间沟通的力度,保证了数据汇集的进度,缩短了实施过程的长度。组建“技术队伍”。针对普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区普查办积极建立了以各部门第三方单位为主的“技术队伍”,技术支撑单位的加入很好的解决了普查工作专业领域技术性复杂的问题,各单位敢想敢做敢吃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实力,切实保障了普查工作的进度,对于后期的评估区划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落实“基层队伍”。普查工作是一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对于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次,落实“基层队伍”至关重要,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科室以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的加入,使普查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更加顺利,在确保时间、资金成本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普查任务。

二是“三张清单”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区普查办充分分析总结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归纳整理出“三张清单”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问题清单。区普查办通过每周例会与各主要部门研讨存在问题,对问题进行逐一分类“挂号”,落实问题责任人并实时跟进,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对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上级部门。通过问题的挂号销号机制,帮助各部门明确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效率。建立任务督查清单。针对普查基础数据来源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区普查办建立督查制度,由普查办工作人员带队前往各单位开展数据质量交叉检查,填写督查清单,进一步提升普查工作数据质量。建立宣传清单。建立区级层面宣传清单,明确宣传方式、宣传节奏、标识标语、宣传品样式等,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三是“三个关口”全面理清技术路线。区普查办认真梳理普查实施过程的方式方法和注意要点,确定“三个把关”全面理清技术路线。

把好填表培训关。为了做好普查成果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从两个方面严格把控填表的质量关。一是编写填报说明,按照最新技术规范,理清普查范围,梳理普查要点,制作普查填报说明,保证普查对象对指标的填写要求一目了然;二是组织部门培训,通过组织部门培训的方式,让参与部门提高重视度、提升参与感,更快的掌握普查要点,以便于更好的和普查对象交流,提供帮助及问题解答。

把好现场调查关。现场调查是调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检验数据真实性最切实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落实现场调查任务,一是不盲目调查,调查前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根据各调查对象填报情况,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的进行调查,这样既能保证数据质量又能节约时间成本;二是不重复调查,现场调查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其基本原则就是一个调查对象“最多跑一次”,调查的内容要全面,包括调查对象的点位、面状等空间数据信息以及主管部门数据的复核;三是不嘴上调查,现场调查是对指标信息的一个现场复核步骤,普查人员需对指标有深度的了解和认知,要把调查落到实处,如装备要开仓查点、资金要查验财务报表等。把好数据审核关。普查表填报后,普查表的指标项审核就成了保证普查质量的关键一环,普查办在这一环节,对普查表式、填写情况、基本逻辑关系采取了层层审核的办法,即首先由普查人员对普查表进行审核,对于出现漏填项或指标明显错误等情况的调查表,由普查人员电话咨询或现场核查,然后调查对象主体责任部门组织集中审核,签字盖章确认后再由区普查办审核把关,最后由普查人员通过普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汇总工作,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四是“三个机制”全面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核心,好的数据质量对于后期成果应用和推广至关重要。区普查办通过“三个方法”来全面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三重核实。各部门收集完数据后,会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审核;普查办获得各部门提交的数据后,会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审核;在最终数据录入时,还会进行数据的逻辑性审核,因而从数据的收集到最终录入会执行至少3次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数据真实性即要保证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准确,数据填写真实可靠,无明显不合理指标项和明显编造内容;数据完整性即要保证调查对象相关信息齐全,不重不漏,无指标缺项;数据逻辑性即要保证调查对象各类普查指标项符合普查技术规范中各类表中设定或固有的逻辑关系。自动化完成数据校验。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工审核工作量,区普查办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开发了数据质量内部审核软件,该软件根据普查表内和表间各项指标间的运算关系构建了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数据软、硬逻辑关系,设计了相应的审核公式,实现了普查数据质量的快速审核,大大节约了质量审核时间,缩短了审核流程。对于审核出有疑问的数据项,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核修正数据,该系统的应用对于应急管理系统普查成果数据的质量审核意义重大。建立专家会审评审机制。建立洞头区普查工作省级专家库,在普查的过程中由专家来“问诊把脉”并明确工作方向。召开省级专家评审会,由各领域专家对数据采集方式方法、数据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整改意见,修正工作计划。区普查办主动邀请省级专家对普查工作进行指导、数据进行质量评审、核查工作;针对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区普查办后续对成果数据进行了重点、定点完善。专家评审与质量核查指明了普查工作质量审核过程不完善的地方,同时也加强了区普查办严格执行普查质量控制的决心,进一步严格要求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五是“三点创新”全面保障应用推广。区普查办结合洞头实际积极创新,通过“三点创新”落实普查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普查成果的应用,使得普查工作更接地气。创建统分结合的推进模式。以“大洞头”的视角,推动与瓯江口管委会落实统招分签的协作模式,建立各条普查工作进展定期通报机制,实行点名式督查,确保周周有进展、月月有督办,积小胜为大胜。鼓励部门开展普查任务创新。各部门在上级技术部门规定任务的基础上争先创新,针对洞头区地方特点开展特色普查工作:比如应急管理部门计划对区化工集聚区全面规划布局;水利部门计划普查农村屋顶山塘水库;住建部门对新建房屋进行图审选址把关;林业计划编制全区森林火灾防治规划等等,相关创新任务均已制定完成实施细则和计划。大力推广成果应用。目前我区已建立集自然灾害预测预警、防灾减灾、指挥救援和应急保障为一体的“应急一张图”数据驾驶舱,目前已逐步开始对接普查成果,来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预测精确性,提升救灾减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