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马山街道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建设列入“2020年市政府十项民生实事工程”。越城区通过“六化”打造“15分钟救援圈”筑牢安全保障网,于2020年11月完成马山街道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建设并投入使用。
一是营区设置标准化。马山街道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先后投入600多万元,按照乡镇一级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标准,全面完成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救援站建设改造工作。新建指挥中心、体验馆、办公室、学习室、会议室和消防车专用车库、24小时值班备勤室、健身室、5层训练塔、训练场地及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
二是营房管理职业化。马山街道救援站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措施,采用24小时值班制度,队员在岗在位,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消除安全隐患。每年还多次安排队员定期到应急管理和消防部门接受业务技能相关培训,提高全体队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三是装备器材实战化。救援站共配备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消防专用皮卡车、消防摩托车各一辆,结合作战训练安全要求,配齐个人防护装备。为提高全民应急、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街道还精心打造了一个集VR体验互动、宣传教育、普及应急消防知识为一体的应急消防(安全)体验馆。
四是站点布局合理化。马山街道不仅高标准完成了街道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建设,还对17个村(居、社区)都建成微型消防站,进一步夯实了辖区消防安全基础,提升了街道火灾应急防控能力,并结合村、社区的实际,开展社区消防运动会、消防知识技能比武等活动,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五是宣传教育长效化。每年的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活动日、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日街道都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救援站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参与到安全生产每日巡查、每周排查、每月大检查,每季度还会组织全体居民开展消防安全逃生演习和火灾扑救。去年以来,救援站联合街道应急办开展消防安全检查300余次,消防宣传120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六是应急拉练日常化。为切实提高队伍救援能力,检验队伍实战化水平,救援站每周组织开展实战拉练,重点检验扑火队伍的队员值班值守、在岗在位、器具装备配备、熟练操作装备等情况,确保一旦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救援,确保“灭早、灭小、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