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汛期及后续台风期防御准备工作,日前,钱塘新区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汛前检查暨隐患排查行动,全力打好主动应对仗,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按照“防指牵头抓总、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单位自查、行业抽查、防指督查”的三级工作机制,做到行业单位自查全动员、防指成员单位检查和抽查行业单位全方位,区防指督查7个街道全覆盖。同时,建立全面的信息传递机制,利用钉钉群健全信息网络,将单位、企业、个人的联系方式汇总梳理成通讯录,密切与各方的联络互通,及时发布各类实时信息,三方之间形成上下贯通、有序衔接、信息共享的传递渠道。
二是排查不留死角。围绕组织指挥体系、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保障、省级有关任务落实情况、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六大内容,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各街道、村社重点检查了防汛防台的准备情况。同时,要求各街道、部门和单位迅速行动,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并上报检查整改情况。截至目前,新区共检查主要道路、桥梁、地下空间、学校、水利工程、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和场所289 处,发现隐患 125 处,立即整改 44处,整改中81处,截至15日已整改29处。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已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采购了1架无人机、9部卫星电话、4个移动单兵、50部对讲手机和3台布控球等应急通讯和指挥装备。今年计划再采购7架无人机和数十个移动单兵,实现突发事件现场可视化互通,加强对城市雨污管网、河道及重点区域的智能监测,使各类隐患及时发现,加大风险防范,为群众筑牢“安全线”。
四是提升应急能力。已培育和指导7支社会应急队伍建设;统筹建立了新区市政、工程、水电气等15支队伍应急联动机制;7个街道依托自聘、民兵、第三方服务等形式,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辖区112个村(社区)建立了116支队伍,共有队员2208人。各类队伍根据自身需要,均相应配备了车辆、水泵、冲锋舟和橡皮艇等装备。在新区“数字大脑”及7个街道“数字小脑”的共同作用下,保证随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区设备联合抽排能力能达7000立方米/小时,每小时可以抽空约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同时,区今年还将新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点32个,建好后基本实现全区覆盖,为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转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