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应急管理局“七件事”扎实做好“五一”假期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发布日期:2021-04-30 15:52 来源: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嘉兴市关于做好“五一”假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工作,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作业,严格落实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措施,着力压责任、摸底数、除隐患、强准备、抓值守,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铁拳整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第一线、压实到最基层,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全力保持“五一”假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是责任压实一件事。4月23日下午,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公共安全隐患清剿战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4月29日,组织参加了全国“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印发了《海宁市庆祝建党百年 建设平安海宁 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排查整治重点内容和责任分工,针对“五一”期间人流、物流将大量集中的预判,及早做好风险防控和突发应对准备。

二是风险研判一件事。市安委办根据海宁市“奋战70天 护航建党百年平安大会战”的有关要求,针对“史上最堵”假期、国外多地疫情不断、企业满负荷运转等情况,督促13个责任部门和12个镇(街道),及时开展一次全覆盖区域风险分析研判;梳理“五一”期间10条重点安全生产风险,严防大型游乐设施设备拥堵、踩踏、报复性出游而导致交通事故、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等风险因素,市三年行动专班开展专项检查,突出旅游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狠抓各项责任措施落实。

三是隐患排查一件事。组织局领导赴联系乡镇开展“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督导检查,对高危企业,尤其是危化生产、经营储存、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作业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服务,狠抓重点时段“三项严管措施”,确保“五一”期间高危风险作业、外协作业施工安全。进一步督促各镇(街道)和市级各部门结合辖区、行业实际和特点开展全覆盖大排查大整治检查,有效建立“责任清单、风险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立即责令整改,跟踪销号、闭环管理。

四是违法查处一件事。全力推进“一厂多租”安全专项整治,对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园、村(社区)内的租赁情况进行全面排摸,特别是涉及危化品和“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监管企业进行逐一核查;针对海宁市安全生产云平台录入的5283条风险隐患和308条重大隐患进行梳理,强化重大隐患或超期未整改隐患督促检查,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依职权予以惩处,工贸企业共办理安全生产非事故处罚案件95起。

五是问题曝光一件事。在海宁日报公布2批次18起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围绕危险化学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涉爆粉尘清理不到位、未经消防验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等重点问题予以曝光,进一步震慑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联合海宁传媒中心,在海宁电视台、日报、大潮网等媒体,集中曝光“一厂多租”企业安全隐患问题,推动出租企业开展厂房连片改造和零土地技改,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六是服务企业一件事。根据省、嘉兴市明确的大排查大整治范围,针对危化、“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企业、重大隐患挂牌单位、事故单位等重点对象,有序组织专家赴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协助企业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工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赋码情况,积极梳理企业风险因素,主动对接高危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强力推进尖山新材料园区建设,提升园区防控水平,保障企业早落户早投产。

七是应急准备一件事。全面调查掌握应急资源现状和分布情况,梳理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明确大型工程机械、车辆储备要求,完善应急物资调用要求,使救援装备达到临战状态,为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保障;督促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海豹、潮乡等社会救援力量做好应急准备,加强应急值守,坚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突发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工作不缺位、不断档,强化信息获取和报送能力,主动了解和掌握节日期间社会动态,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