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洞头区持续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按照“市级统建,县级创新”的原则,完成了智慧应急一张图系统建设,并结合洞头实际,独立开发海岸线防台防潮预警子系统和危化品预警研判信息化子系统。为防汛防台指挥决策、海上救援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
一、在线数据全呈现,一个平台知全域。一是汇集全区多源风险数据。该系统整合全区风险源和减灾救灾信息资源,涵盖了台风暴雨、山塘水库、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危化品生产经营、道路交通、海洋渔业船舶、城市燃气等诸多领域,目前已整合15大领域75类2698处,同时接入气象、水利、农业农村、交通、旅游、公用、公安等部门15类物联网感知数据,并持续补充完善,形成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二维三维一体化”的大数据库和应急管理数据中心。通过一图呈现,全面掌握应急管控家底,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精准掌握全区应急资源。通过贯通应急、粮食、消防、公安、卫健、交通、民政等应急资源储备和管理部门,动态更新包含应急专家、队伍、物资、救援装备等59类、8万余个资源数据聚合,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实时显示最近的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设备库、避灾安置点等的位置信息,实现救援指挥调度的数据资源实时动态展现、精准智能分析,为应急管理提供全过程智慧支撑。三是关联责任人员信息。导入重点区域、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员信息和电话,可点击显示责任人情况和职能职责。
二、阈值报警强关联,一个系统知实际。一是即时阈值报警。将全区危化生产企业视频监控、温度液位、可燃气体等物联感知设备接入系统,实时对罐区等重点部位预警监控,设立阈值报警并关联企业、街道(乡镇)、应急部门管理人员、区级相关责任人手机,实现即时报警,并结合危化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灾难模型,联动实时气象数据,智能分析灾害事故影响半径,智能调取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为事故灾难指挥决策提供智慧支撑,率全市之先实现辖区危化生产企业信息化预警监测。二是现场直联反馈。接入卫星电话、应急移动单兵、企业监控、天眼系统等视频资源,实现可视化融合指挥调度,实现网上远程动态感知。突发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现场视频可直联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指挥。三是拓展掌上运用。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工贸企业分类分级”“动态安全风险管控”等机制,签约成立由民间志愿者队伍、基层网格员队伍、安全专家团队组成的城市安全微管家队伍12支、495人,建立由应急专家、专业骨干、注安师组成的安全精管家队伍5类、79名。划片区为每个企业配备“一名街道分管领导、一名街道网格员、一名执法督察员、一名专家”,定期组织开展顾问活动日上门指导服务,利用企业端、管理端,反馈隐患治理情况,通过线上和线下巡查结合,形成了“数据管控安全风险、数据引导安全履职、数据驱动安全服务”的新模式。
三、防台模拟有预判,提前研究有保障。一是模型推演影响区域。全国首创“台风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多要素、情境综合评估技术研究”研判模型,通过建模和输入变量,结合历年数值,推演台风路径和影响范围,展示将“我与台风中心距离”、降水量影响、风力影响、灾害风险等级变化等信息,标注提示历年已出现灾害的重点区域,船只回港情况等,被列入应急管理部科研课题。二是演示防台预案流程。根据接入的气象、水利信息和台风实际监测情况,提示启动相应预案、响应级别、进驻人员职责等内容,有效提高了防台部署工作效率。三是智能匹配救援方案。根据实际模拟情况,对逃生路线、垮塌区域、淹没地段、撤离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实况覆盖演示,提高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日常监管、预测预警、抢险救援、灾后评估等提供及时、精准和高效的感知信息。
目前,洞头区智慧应急“一张图”、海岸线防台防潮预警子系统和危化品预警研判信息化子系统还在不断开发、迭代、升级,积极向发挥“一个平台控全局,一张地图管到底”作用的智慧应急“大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