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象山县建成全省首个集数据分析、疫情监测、动态监控于一体的县域“校园安全智慧管理平台”。平台以校园安全活动监管为核心业务场景,梳理集成基础信息系统、安全业务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移动综治系统四大子系统,建立校园安全监管服务数字化新模式。目前,平台已建设信息管理、隐患排查、主题教育、实时监管、自主预警、数据地图等十大功能模块,已开展标准化项目排查160万余次,排除安全隐患1479个,其中随手拍发现隐患数为366个;十大类主题教育活动460场次,参与师生及家长27万人次;办理教师及学生“零跑腿”业务4563项次,提升业务办结率96.7%。平台建设主要从三点出发:
一是统筹谋划、数据驱动。统一将全县学校重点区域划分为815个安全网格,建立5492个巡查点,责任人、教师、学生及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手拍隐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管、安全隐患人人查。接入全县5503个校园监控、187个校园周边治安监控、98个视频记录仪及236个对讲机等视频、通信设备,对保安值勤、访客登记、食品加工、家长接送等环节全程监控,通过4GG移动最新技术局校管理员利用手机端,任意时间段查看校园监控,预防危害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高效执行,制度保障。建立全员排查与隐患“三色”督办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梳理11大项277子项的标准化排查项目,分日、周、月、学期等排查周期。建立校园安全考核精细化制度。完善安全监管流程,形成常态化的动态发现、功能叠加机制。建立学校安全档案,制定学校安全网上全流程考核细则。学校累计月体检报告4347份,今年开学至今校园安全常规考核累计294份。
三是数字赋能,智慧决策。建立教育数据大屏决策中心,建立县-乡镇-学校三级数据服务模型,支持集中呈现教育教师类、学生类、资产类、教育类、事件类、统计类等6类多维度数据,对全县学生分布、校舍建设、师资调配等实行动态展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改变传统纸质工作模式,实现督查数据的存档与全过程的监控,对督查过程中的亮点与问题做到全留档,对年度考核实现科室与学校的协同,实现考核数据的快速汇总,考核结果的公开透明。目前全县已有98所中小学(幼儿园)启用该平台,下阶段还是要争取进一步扩大场景应用区域,联合公安部门、市场监管局对140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接入校园安全智慧治理平台。
下一阶段,象山县将继续深入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对校园安全智慧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叠加综合数据决策子系统,充分联合现有教育安全业务科室以及跨部门协同相关负责单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将基础数据、动态排摸、跟踪整改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师生、家长的安全感、满意度;建设校园访客登记查验信息管理、校园出入口智能抓拍报警、人车通行控制等安防体系,对出入校园的人员、车辆实施智能控制,数据接入公安“天网”系统并实时对比,实现对可疑人员实时监控、实时报警等功能,及时掌握、快速处理学校相关安全问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对食堂食品溯源、人员检测、操作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发挥物联网技术,对用电、用火、用气实时监控,保障全县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