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扛起保境安民责任担当
发布日期:2021-05-27 16:49 来源:义乌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义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金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扛起“保境安民”责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2020年实现事故指标连续12年下降,近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连续4年获评金华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第一名,安全生产指数排名全省县市区第7、金华第1。今年1-4月,义乌快递总量跃居全国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金华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同比前两年平均数下降60%,火灾事故下降56.4%,实现“经济指标升上去、安全指标降下来”。

一、压紧压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线。义乌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工作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专题研究部署。去年6月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后,义乌即专题部署开展危化品运输“穿透式”铁拳整治,9月义乌成为全省首批危化品运输“无挂靠车辆”县市区。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实施市、镇两级安委会党政双主任制度,实现市镇村三级安委会全覆盖。每逢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时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专委会主任必到一线检查,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二、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本质安全。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2020年共排查治理各类风险隐患9269处,行政处罚525起,罚没款530.5万元。抓实重点领域攻坚,实现全市所有1357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清零”,72.5万间出租房全方位精准治理,22家养老机构、10家商业综合体、291家文保单位、349家文化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规范提升。实施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226家涉危工序企业标准化建设,实现876家危化品企业线上全流程管控,化工仓储基地已开工建设,届时可实现危化品企业出城集中管理。打好小微企业整治百日大会战,完成全市3.04万家小微企业风险四级评定,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1728家。出台金华首个旅游新业态管理办法,落实玻璃栈道、攀岩、观光车、拓展基地等安全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盲区。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整改,2020年省、金华挂牌督办的17处隐患、义乌本级挂牌的40处隐患,均已完成整改。

三、强化数字赋能,提升“防”“救”实效。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打造“一图一网”平台,推进风险管控智能化、应急处置精准化。突出“防”,搭建闭环式数字安全监管平台。实施安全隐患四色分级,形成风险管控“一张图”,实现部门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屏清”。全市所有2468宗工业用地、13661家企业均纳入监管,运行以来整改隐患13359条,平均整改时间缩短至19小时、下降342%,企业自查自纠由每月1次提高至4次,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9个月零发生。立足“救”,构建3-5分钟“智慧应急圈”。建成智慧应急安全站135个,安装联网式监测器38.9万只,覆盖7万余家企业和场所,织密“监测+智慧+救援”事故防控“一张网”。目前累计有效处置初起火灾287起,真正实现“救早、救小、准确救”。

四、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新一轮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打造与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相适应、具有义乌特色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组建镇街综合监管中心,一体化融合安全生产监管中队和专职消防队,形成常态安全监管与非常态应急救援无缝衔接的全过程治理体系。深化“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推动应急管理与基层治理四平台有机融合,按照“六个有”、“七个一”标准,全面完善组织、队伍、机制建设。后宅街道北站社区获评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打造“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义乌样板,依托“党建+单元”管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围绕政府监管和企业自查“双标融合”,统一“15+5”检查标准(15项必查内容、5项不同类型企业备查内容),以“线下+线上+标准”实现“四强、五有”目标(即基层监管强机构、强能力、强智控、强处置,企业安全有人管、有投入、有标准、有制度、有预案)。今年年初,金华“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在义乌召开。

下一步,义乌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扎实推进综合治理三年行动、遏较大攻坚战、安全生产风险普查三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努力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