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打造“智能化”电动车安全管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06-04 17:49 来源:上城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长期以来,电动车入户充电是居民小区重要火灾隐患,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遏制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积极探索电动车安全管理新模式,通过智慧手段、人技同防、长效管理,有效提升辖区电动车安全监管和治理效能。

一是“智能识别+网格巡查”积极管控。为解决电动车“人车同梯”、“进楼入户”问题,街道以钱江苑社区为试点,在居民楼内安装“梯阻系统”。通过监控技术和成像技术监测进入电梯的电动车,实现报警提示和电梯暂停运行的效果,严格封锁电动车进出楼栋,有效制止居民不文明行为,切实增强居民遵守管理规范自觉性。此外,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共372人,负责在社区、路面、楼宇查找问题,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录入“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做到问题上报-处置-复核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已查处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1630起,处置率100%。钱江四苑运行“梯阻系统”一个多月以来,取得良好成效,大大减少了电动车进楼充电问题。

二是“停充分离+智能感应”全面覆盖。考虑到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充电困难的实际情况,街道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车棚改造、安装充电桩,以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在三堡家园地下非机动车库划分为充电区和非充电区,实现停车空间规范化,居民只需投币即可给电动车充电,系统检测充电满格后自动断电,防止电动车自燃事故的发生,真正保障了充电安全。从2016年起,四季青街道就逐步在各社区安装电动车定时断电装置和智能充电桩,截至目前街道已覆盖智能充电桩监控系统1991个和烟感系统3315个,并接入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消防安全应用场景,形成24小时实时安全监管。

三是“执法检查+宣传教育”有效并行。为进一步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街道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宣教活动,加强排查检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安全意识。通过“网格敲门行动”和联合执法整治,依托入户宣传、手机微信群、户外电子屏、微消站演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教育群众,坚决阻止电动自行车违停违充情况,引导居民群众形成安全充电意识,并积极完善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响应机制,切实消除火灾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