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三个不”坚决打赢防汛防台硬仗
发布日期:2021-07-27 10:54 来源: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嘉善县高度重视第6号台风“烟花”防御应对工作,坚决贯彻省、市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把防汛防台、减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咬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坚持“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重要理念,坚决打赢防汛防台这场硬仗。

一、绷紧思想之弦不麻痹

一是干部层面再部署。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视频调度会,针对城市内涝、堤坝安全等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9个镇(街道)和12个专项小组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进一步杜绝四种错误思想,抢抓黄金期抓实各项防御措施,时刻保持昂扬斗志。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二是群众层面再预警。县级新闻媒体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统一开设《防御台风“烟花”》专题,发布《致全体嘉善市民的一封信》,通过短视频、海报、滚动播报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防汛防台报道,累计刊播报道400余条,发送预警信息630万条,引导最好自我防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网格长、楼道长的作用,走访群众23.8万人次,引导形成群防群治、互防互助、守望相助良好氛围。

三是应急预案再完善。迅速落实《抗击台风“烟花”极端破圩情况人员转移紧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严密组织,协同应对”的原则,明确破圩前时段和破圩后时段的抢险抢修、人员转移、交通保障、医疗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落细落实应急措施署,避免和减少因台风、暴雨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目前已经转移15261人。

二、严防内涝风险不懈怠

一是最快速度地毯式排查。以最快速度地毯式排查各镇(街道)内涝点,并按照“一涝点一专班一策略”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对于能够排涝的,采取围沙袋、排积水、坚决转移人员等措施;对于无法排涝的,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杜绝发生溺水等次生意外。部署各镇(街道)对辖区涝点进行全面排查,出动防汛抢险队伍199支、4579人,重点检查易涝点、老城区、人员齐聚区等区域,排查整改涝点153个。同时,全面关停六层以下多层住宅电梯设备,对81个地下配电房实行专人巡查。

二是最大范围大转移人员。迅速落实《抗击台风“烟花”极端破圩情况人员转移紧急预案》,明确破圩前时段和破圩后时段的抢险抢修、人员转移、交通保障、医疗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应急措施,目前已经转移15261人。下一步,将根据水位上涨形势变化,计划将河道两侧100米范围内的51433名群众做到应转尽转,目前已转5043人。

三是最严要求针对性督导。将全县“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端口全部接入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部通过该系统调度全县各镇(街道)排涝工作。根据汛情的实时变化,第一时间发送指令单,可以对各类内涝隐患进行再提醒、措施再明确,并对受困群众的突出问题及时调度解决;县四套班子领导赴联挂镇(街道),现场查看内涝点位的动态情况、督查各项排涝措施,确保排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三、守牢堤坝安全不松劲

一是全面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圩区堤防及闸站巡查,41片Ⅰ级圩区堤防总长525.3km、闸(站)518座,全部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巡查人员落实到位进行定期巡查。按照防指要求实行每小时一次直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固。截至7月26日16时,累计巡查检查水利工程3123处,累计出动班组数2596,累计水利工程巡查32724人次,发现险情、工情隐患227个,目前已整个201个,转移工人58名。

二是全速推进除险加固。针对薄弱堤防、老旧水闸(站)、临时施工土坝(围堰)等突出问题,及时组织消防、武警、民兵、社会组织等力量,提前预置沙袋、挡水板等设施,进行加高加固,提升防汛能力。截至目前,投入使用麻袋10.8万只,投入水泵531台,整改隐患108处。工程管理与调度运行方面,目前全县41片圩区均闭闸运行,并进行了预排预降。截至7月26日16时,全县圩区累计外排6414.13万立方米,有效控制圩内水位,并为后续降雨腾出空间。

三是全力保障设施运行正常。我县全力保障水利设施运行正常,不断加强圩区水利设施管控,全县90片圩区投入使用,495座闸站完成联调联试。各镇(街道)按照批准的圩区运行计划,科学管控泵站排涝,降低内河水位,严格控制圩区内外水位差,减轻堤防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