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数字化改革,杭州市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隐患管家”智能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提升安全隐患治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和彻底性,实现“一图四功能”,通过对隐患的“查、整、销”闭环处置,进一步贯通“企业、社会、属地、政府”,形成多方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截至8月17日,已完成处置安全生产隐患1400余条。
一是提升治理前瞻性。落实全区高危企业月度、季度、重点时段的隐患自查上报,并提供短信提醒服务,对于临近整改期限的隐患,采取“一天一提醒”,对于临近整改期限3天内的隐患,直接电话联系安全员。归集企业自查、互助队区域互查、社会化服务助查、镇街属地检查、区级执法查五大隐患排查数据,形成隐患数据库,并分析行业隐患风险情况,梳理全区重点隐患整治类别,为后续监管治理提供前瞻性分析服务。
二是提升治理针对性。依托“隐患管家”,企业数量、隐患总量、检查率、整改率等数据可以做到一键可视,通过后台整理“隐患账本”,建立模型,绘制镇街隐患四色图,分析全区行业隐患情况、隐患类别Top10,全面掌握全区安全生产薄弱点,每月形成镇街隐患报告和隐患趋势性分析,逐月推送到镇街安监办,为镇街消除隐患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打击。
三是提升治理协同性。依托省、市、区三级一体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交叉对比市监局、经信局企业属性数据、填报数据等,形成企业安全台账,同时,通过部门业务系统采集,整合区应急执法系统、隐患排查系统,汇聚形成隐患专题数据库,通过前后端结合的方式,实现数据闭环流转和管理。前端为企业定时、定期推送隐患自查表,将中介、互助队提供的检查隐患及时反馈到企业和属地镇街。后端为政府开通检查督查端口,让政府能随时掌握企业、属地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为下步政策制定提供遵循。
四是提升治理彻底性。针对重大事故隐患,系统会通知执法人员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会向企业安全负责人推送由此隐患导致的事故视频,提高对隐患的重视程度。针对某类隐患反复出现的情况,系统会将企业情况发送至执法人员手机,协助执法人员对企业进行精准执法,提升企业重复性安全隐患治理成效。对超期未整改隐患进行监控,对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重点示警并自动对隐患单位发出预警,同时将该企业列入重点执法名单,督促企业完整隐患治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