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全县应急救援力量,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救援体系,下大力抓教育培训、抓比武演练、抓实战应用、抓数字赋能,确保应急救援“拉得出、响应快、打得响”。
一是建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面建设以县消防救援大队为主力,人武、民兵为突击,乡镇综合救援队为支撑,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周边县区应急力量为支援的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救援体系。特别是在乡镇层面,县政府办出台《长兴县乡镇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方案》,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赴和平镇召开全县综合应急力量体系建设现场会,全县所有乡镇12支综合应急救援队全部按要求建设完毕,共有救援队员131人,将专业化的救援力量从城区有效拓展至所有乡镇,成功打造1分钟响应,3分钟出动的应急救援网。
二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水平。抓教育培训,开展了IRB救援、森林灭火、潜水搜救、应急骨干等多个专项领域的培训集训,共参训220人次,教学时间280课时。所有乡镇综合救援队熟练掌握“泵车结合、引水上山、以水灭火”的森林火灾扑救技能。抓比武演练,2020年度以来共承办省级演练1次,“长三角”区域演练1次,市、县级比武演练7次,通过比武倒逼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提能增效。抓实战应用,2020年以来,共出动624次,解救被困人员111人次,疏散危险区域群众309人次,挽回财产损失3155万元。在初期处置中,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坚持“打早打小打了”,今年1月30日煤山镇发生森林火灾,镇应急指挥中心接护林员报警后迅速调度各支救援队伍强项,最终通过“引水上山”1小时内解除险情。今年以来,此类通过乡镇应急救援队独立成功处置的共有5起,充分发挥了“出动快、处置快”的特点。
三是打造应急救援指挥一体化平台。率先在全省率先建成贯穿县、乡、村三级的可视化应急体系和可覆盖全县域的370MHz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网,目前全县共有卫星指挥通讯车1台、工业级无人机3台、星光级布控球9台、车载云台6套、可视化单兵40套,形成了一体化指挥格局。将农村应急广播覆盖所有行政村及大部分自然村,多次运用应急广播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预报语音。在各类现场情况处置中,积极发挥可视化系统指挥调度作用,今年7月28日抗击“烟花”过程中,水口乡徐旺村等三个点位出现险情,各乡镇均于15分钟内上传现场画面,县应急局半小时内开启无人机凌空俯拍,为县防指部掌握西苕溪流域全局、全貌和指挥调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加强应急救援各类保障。加强人员待遇保障,2021年县政府62次常务会专题讨论并通过各乡镇综合救援队伍相关事项,确定综合应急救援队员待遇不低于属地乡镇一类聘用人员年薪平均水平,关键岗位可享受年收入10%的特殊岗位津贴。加强物资装备保障,为乡镇(街道、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配置各类救援车辆24台,以及城市消防、森林消防、水域救援、破拆救援等各类装备1100余件(套),建设各类应急物资储备仓库141座,包含各类应急物资148万余件。加强资金保障,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951万元,用于应急队伍建设和装备保障,极大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