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州市率先在南浔区启动“涉爆粉尘企业物联感知监测预警联网”国家级试点,并拓展构建集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于一体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体系,努力实现“小场景、大应用” “小切口、大成效”。
一是聚力监管难点,引入开发风险管控体系。全市涉爆粉尘企业超过700家,安全风险管控环节多,历来是问题隐患易发地。针对全市涉爆粉尘企业面广量大、传统监管效果有限等实际,建设开发“涉爆粉尘场所安全管控”子场景,着力打造“全覆盖监测、全天候预警、全闭环管理”风险管控体系,破解涉爆粉尘企业“风险辨识不全面、隐患排查治理不系统、收尘积尘装置防爆措施不健全、除尘系统运行情况不掌握、粉尘清扫设备维保不到位、风险在线监测预警和闭环处置能力不具备”等6大类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力。
二是聚力物联感知,实现问题隐患打早打小。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确定7项必选接入参数,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预警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稳定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一时间化解各类事故风险苗头。一方面,是实现不可控因素“全掌控”。通过数据采集、解析与归集,建立风险点位、企业、区域“四色”分布图,精准生成各类风险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清单,为实现分级分类监管提供靶向依据。截至目前,已联网获取20家试点企业涉爆粉尘场所感知数据,接通企业除尘系统监测数据、视频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信号370路。另一方面,实现不安全行为“快响应”。开发涉爆粉尘场所基础数据采集、自动归集等功能模块,实现对火星探测报警、消防灭火水压不足、料仓温度异常、锁气卸灰装置堵料等多类型异常情况的在线实时识别。截至目前,已成功预警响应处置各类问题67项。
三是聚力体系运行,完善安全应用场景功能。基于“工业企业安全在线集成应用”总体框架系统,形成13项数字化改革任务清单,逐步开发完善风险精准辨识、动态隐患掌握、风险预警监测、事故隐患消除、在线巡查监管、风险管控承诺报告等6大模块功能。一是出台平台数据接入规范。与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中国安科院联合研究制订《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入规范(试行)》,为体系运行提供规范化依据。二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管控。基于基础数据、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共用,以智能化感知、数字化呈现、可视化展示构建涉爆粉尘企业管控风险评估模型,以动态指数评估、量化综合风险等级,实现线上监管巡查、线下靶向执法“双场景应用”。试点以来,11家企业根据风险评估数据,针对性完成设备维保不及时、水压不足重复报警等问题整改,同步实现高风险“清零”。三是完善打卡承诺报告制度。开发企业粉尘清扫、动火作业审批、除尘设备有效运行等重点管控措施“打卡确定”、“承诺报告”等场景。对于承诺报告率低的企业,开展线下重点检查,先后督促整改隐患问题25处,倒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自我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