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用好“普陀解法” 因地制宜防御“灿都”台风 亮出高分答卷
发布日期:2021-09-22 16:35 来源:普陀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在防御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过程中,普陀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防汛防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四个宁可”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迅速进入备战状态,抢抓台风登陆“窗口期”,冷静有序应对,坚决打赢台风“灿都”防御仗。

一、划出“低级错误”及格线,大考“基础题”一个不漏。一是彻底清除麻痹松懈,不在思想上扣分。召开各类防御会商会议21次,分析研判、部署落实台风防御工作。采用“纵向警醒+横向交流+自我觉醒”的方式促使全区干部全身心进入抗台战斗状态。二是跳出经验主义陷阱,按照实际科学作答。提前做好全区水库、河道预泄预排工作,预泄预排水量70万方,台风期间强排泵站排水120万方。台风来临前加固乔木2700 株、修剪300株,有效降低大风对城市安全的影响。三是杜绝“抓大放小”做法,不放过任何隐患死角。围绕袁家军书记提出的“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更高要求,以“抓大不放小”防台理念,抓好每一个细节、消除每一处隐患,尽最大努力把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用好抗台“普陀解法”,高分答出大考“常规题”。一是体系优化,研判效率持续提升。搭建“1+12+X”专班指挥体系,专班组联络员、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按响应等级进驻区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守,专班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分析研判行业风险、合力防控。二是预置防御,应急基础持续夯实。确保区乡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结构合理,全区所有社区村配备三大件(排水泵、发电机、卫星电话),四小件(救生衣、头盔、手电筒、雨衣雨鞋)等物资随调随用。三是清单排查,管控力度持续加强。对照袁家军书记提出的“八张风险清单”,结合普陀实际重点做好八大方面动态实时管控。

三、创新取得“抗台加分项目”,精准解决大考“附加题”。一是动态闭环管理,风险提示更加精准。通过各地和专班动态信息上报和实地检查情况,及时汇总搜集风险隐患点,专班会商实时研判风险,明确重点管控风险点和重点加强环节筑牢防台防汛工作“责任闭环”。二是迭代防护屏障,防汛举措更加精细。建立启用智慧排水系统,全面获取、直观显示排水口内数据信息,根据潮位情况远程操控调节内外水位,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减少抗台期间人力财力投入。三是丰富报道渠道,宣传内容更加精彩。信息发布24小时不间断,累计播出防台快讯、提示200余条次。媒体宣传实现省市区上下贯通,中央电视台四个栏目进行记者现场连线报道,新华网开设“直击台风‘灿都’”慢直播,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天目新闻现场直播普陀防台防汛举措,浙江新闻客户端刊登相关报道,总阅读量近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