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国家着眼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20年以来,海盐县积极统筹协调、主动作为,在有力、有序、有效上下功夫,于2021年12月圆满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唱响提升我县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新乐章。
一、统一思想,吹响“动员曲”
按照“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精益求精、走在前列”的思想,我县于2020年10月成立县灾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多次召开全县性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合理采用统分模式,将灾害普查及成果应用项目交由总承包单位统一实施,全县各涉灾部门及其第三方技术支撑机构明确目标和任务需求,通力协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普查任务。
二、部门联动,奏响“协奏曲”
县普查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作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立普查工作半月交流机制,每月2次上报普查进展情况,及时晾晒成绩、通报进度、推送经验。同时,针对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积极组织会商协调。各涉灾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落实专职人员和经费,结合实际编制工作方案,认真组织数据调查,确保灾普工作高效实施。
三、门到户说,弹响“宣传曲”
针对普查工作内容繁多、逻辑关系复杂的特点,我县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集中授课、建立答疑联络群、上门指导、定点服务等手段,累计组织全县各镇(街道)、部门普查员开展综合素养和技能培训16次,培训人员355人次。此外,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摆放易拉宝、播放视频、发放宣传纪念品等线下手段,以及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短信、电视等线上方式,将普查宣传深入到群众中,共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宣传纪念品3000余份,播放宣传标语和视频1000余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严格审核,打响“质量曲”
为实现精准填报,县普查办严格按照边普查、边审核、边改正的工作流程,实施“现场讲解规范、现场指导填报、现场纠正偏差、现场审核把关、现场签字确认”的“五个现场工作法”,以及“单位自检、第三方核检、部门复检、普查办抽检审核”的“四个质检审核法”,实现错误核对到对象、修改到基层、数据上报到现场,做到纸质表数据与系统录入数据一致,最大程度保证了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有效。
五、成果应用,拨响“交响曲”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结合灾普成果的转化利用,我县投入资金加快海盐县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的开发应用,打造数据多源汇集、综合治理、智能应用、协同共享等数字化服务能力,实现多跨协同和多场景业务应用。目前已完成前期需求调研,正在稳步制作开发阶段,确保在2022年主汛前完成并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