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以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为目标,突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为工作导向,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建强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提升应急履职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规则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挥“安委会+专业委员会”作用,以巡查“利剑”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进一步调整优化“局队合一”执法体制,充实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着力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组织构架,加强县乡两级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衔接,强化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联动,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应急联动机制。
(二)建强风险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精准防控能力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和矿山、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责任链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能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减灾能力调查,配合完成地质、气象、水旱、海洋、地震、森林火灾等多灾种风险普查,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工程防御标准,推进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能力提升。
(三)建强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落实应急指挥官制度,推进智慧应急一张图二期建设,推进应急指挥可视化,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应急指挥机制;修订现有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乡镇(街道)预案,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综合性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创新应急演练模式,不断提升应急指挥、快速决策、有效沟通和协作有序的实战能力;稳步实施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增配相应物资装备,着力打造全灾种综合立体的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
(四)建强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开展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应急决策指挥能力及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专家型应急管理执法队伍;配齐执法制式服装、执法设备和执法执勤用车,落实执法装备和应急器材保障;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机构在安全生产中的经济补偿和风险管理功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推广专家、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五)建强社会共治共享体系,提升全民应急能力
持续开展全民应急安全素养提升行动和企业百万员工大培训,推进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技能提升;深化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大力打造特色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依托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