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吸取其他地区动火作业事故教训,临海市推出生产企业临时动用明火网上报备制度(二维码信息收集,二维码检查反馈),全方位提高动火作业审批报备效率,实现动火作业全流程监管。
一是先行探索,数字赋能。研究制定生产企业临时动用明火网上报备制度,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信息收集码”“检查反馈码”,通过二维码实现线上一键预约、线下专人指导,确保动火作业全流程监管。企业提前一天通过二维码向消安委办提交临时动火信息,后台监管人员每日定时收集企业报备信息,并抄送企业属地镇(街)应急办,由属地镇(街)应急办、消防工作站人员、网格员联合进行实地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规范安全交底、个体防护、现场监护、应急准备等工作要求,并将检查结果直接通过检查反馈码上传。目前已有29家企业通过“信息收集码”发起动火作业申请。
二是落实责任,全面推广。落实镇(街)应急办属地监管责任,始终把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组织本镇(街)消防工作站人员及网格员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两码”推广,通过微信工作群、日常巡查、公共传媒等形式多渠道推进。加强对1208名消防工作站人员、网格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动火作业基本知识。对涉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企业负责人发放动火作业指导海报5000份,提高预防和处置初起火灾能力及自防自救能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动火作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转变。
三是联合检查,加强执法。与属地公安派出所联动,开展联合检查,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动火作业行为。自安全生产“四化”建设开展以来,查处动火作业3起,行政拘留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建立每月不定期抽查暗访制度,以高压态势遏制违规动火作业。
四是定期研判,曝光典型。定期召开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研讨会,总结当期消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深挖典型违法违规案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违法违规动火作业企业的宣传曝光力度,警示、引导生产企业敬畏法律法规、遵守操作规程,真正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意识,切实强化动火作业的应急处置,真正做到作业前有预案、作业中有监护、应急有准备,确保动火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