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办召开全国沿海重点地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视频会议
发布日期:2022-03-25 11:10 来源:综合协调处 浏览次数:

3月24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全国沿海重点地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同志对近期2起渔船生产安全事故的批示精神,认真分析当前水上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查找重大安全风险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对“商渔共治2022”专项行动作出部署,坚决防范遏制水上重特大事故发生。辽宁、江苏、福建、浙江四省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安委办、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作重要讲话。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文光在交流发言中指出,我省是港航大省、渔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涉海涉渔领域安全治理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海上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一是依托“专班+基层”,狠抓机制重塑。省市县三级安委会全面组建涉海涉渔安全专业委员会,实行专班化运作,统筹渔业、海事、交通等部门一体推进涉海涉渔安全监管,健全渔业和海事部门定期分析研判、干部互派互学、船长互登互访、事故联合调查等协同机制,优化调整商船航路和渔区界限,有效推动商渔共治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夯实基层一线力量,在34个重点渔业乡镇推行“乡镇+”综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平台作用,实行县联镇、镇联村、村联渔船制度,推动海上安全管理网格化、扁平化、一体化、实战化。二是强化“督查+执法”,狠抓责任落实。以督查促履职,全面梳理形成属地党委政府、部门监管、村社协管和企业船东船长“四张责任清单”,全链条全过程定岗、定人、定责,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和整改成效“回头看”,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责任链条环环相扣;以执法强落实,围绕“病老”渔船整治等重点任务,密集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去年累计查处各类涉海涉渔案件9952起,查获“三无”船舶5407艘,实现省内“异地挂靠”渔船清零,尤其是通过强化行刑衔接和综合惩戒,倒逼船东船长落实主体责任。三是聚焦“线上+线下”,狠抓防患未然。线上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设推广“浙渔安”应用,结合“宽带入海”工程推动海上渔船向“视频看得见”升级,推进海事和渔业部门数字化平台共建共享、互融互见,平台上线以来日均预警风险8500余次,成功救助渔船816航次,并在防台风、防寒潮中保障安全转移渔船36.2万航次;线下完善人和船的风险管控机制,探索船员“全职业周期”管理和渔船“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船舶不安全不出海、船员不适任不出海。四是着眼“三年+半年”,狠抓标本兼治。将2022—2024年作为我省海上安全系统治理的关键周期,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系统部署责任落实全链条、隐患整治全闭环、要素管理全周期、风险管控全过程、执法监管全协同、产业发展全融合等“六全”任务;春节前强势启动为期半年的“春雷行动”,作为三年整体行动的“前哨战”,持续开展高压执法问责,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违法违规问题,出动执法检查1.27万次,查办案件2288起,查获“三无”船舶675艘,责令停航整改船舶367艘,形成了强大声势和震慑。

国务院安委办副主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充分肯定去年以来全国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宋元明指出,各地各部门对水上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共商共治局面初步形成,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水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水上重大事故占比最高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水上安全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宋元明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水上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水上生产安全事故高发频发,水上安全生产仍出于爬坡过坎期,在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上要爬坡,在防范风险和治理能力上要过坎。宋元明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再接再厉推进水上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重点把握好发展和安全、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治标和治本这三方面关系,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成果,以高水平安全服务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分别就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相关工作进行部署。省安委会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陈浩,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浙江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在省分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