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创新“六个一”工伤智控机制
发布日期:2022-04-14 15:38 来源:永康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永康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开展以工伤智控为核心的一件事改革,结合“工伤事故报案系统”,有效解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部门充当企业“保姆”、政府部门以文代管、以会代管等问题。

一是“一期一分析”基础数据分析对比机制。建立全市工伤数据池智控平台,实现数据“收集—整合—分析—研判—预警”一体化功能,并通过平台实现“三推送”“两预警”,把企业发生的事故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所属镇(街道、区)以及部门预警推送,由市安委办向全市工伤事故多发企业发出预警、镇(街、区)或行业主管部门向一般工伤事故企业发出预警。同时,每季度召开全市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形势、协调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制定联合检查方案,首次将工伤预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一企一排查”工伤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建立“多发预警—专项整改—行政处罚”闭环,根据工伤智控平台预警情况,对全市262家工伤事故多发重点企业再次进行线下预警,召开专项整治动员会,下发工伤事故多发岗位告知书,要求企业在1个月内深度剖析以往工伤事故发生原因,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实现双降目标。下发工伤事故告知书四个月后,该企业工伤事故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未实现30%以上降幅或工伤事故发生率高于全市平均发生率的,列入全市安全重点监管单位和挂牌督办单位。 

三是“一事一奖惩”示范引领激励机制。出台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政策,对事故发生少、工伤保险费支付比低的企业,降低其工伤保险费率,反之则提高其工伤保险费率。同时,建立工伤预防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评选工伤预防先进单位和个人,引导保温杯、防盗门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加大“机器换人”力度,推动关键工艺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今年一季度,工伤认定数839起,同比下降18%,工伤保险基金可支付能力增长4.1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