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10时,省防指召开防御应对第12号台风“梅花”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省防指办主要领导,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海事局、省气象局、省电力公司、省通信管理局等有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有关设区市防指办主要负责人及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省防指副指挥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陈浩主持会议并作部署讲话。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台风“梅花”危害性,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梅花”台风风力大、强度强、范围广,特别是“梅花”进入东海海域,恰逢农历八月十八的天文大潮期,沿海将有一次明显的台风暴潮过程,将对沿海海塘等构成严重威胁。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防汛防台正处在非常特殊的关键时期,距离国庆节还有半个多月,距离党的二十大召开还有1个多月。防汛防台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各方面对浙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抓好防汛防台、确保绝对安全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容不得有任何闪失。各地、各部门必须极端重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的防汛防台理念,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这个总目标,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形势估计得更复杂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切不可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切不可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风险隐患排查,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要加密监测预报,切实做到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各级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要以9月15日为时间节点,倒排预报工作,加密预报频次、优化预报周期,滚动发布台风路径、海浪、风暴潮等预报预警信息。各级防指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动态研判会商机制,严密监测台风发展动向。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预报预警工作。二要全面深入排查,围绕“八张风险清单”严格排查风险。海域安全方面,农业农村部门要督促各地作业渔船在13日12时前到港避风,海事部门要督促沿海各地按照台风正面登陆的要求,抓紧落实海上作业平台、重点船舶和航线的防台措施。山塘水库河网方面,水利部门要督促指导沿海各地加强沿海海塘巡查巡检,统筹做好大中型水库预泄准备。小流域山洪方面,水利部门要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严防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方面,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加密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高陡边坡等区域的风险隐患,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方面,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城市广告牌、高空悬挂物、绿化树木、电力设施等户外设施的巡检,加大城市隧道、下穿立交、历史易涝点的巡查;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督促沿海各地和海岛地区及时关闭景区、撤离人员。交通运输方面,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对道路危险路段、易漫水路桥、易积水和塌方路段加大排查力度,加强对客货运站场、码头、港区、渡口等重点区域、重点公路航道、重点车辆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方面,应急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提醒沿海地区的危化品企业、高温熔融企业、非煤矿山以及其他领域在建工程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建设等部门要督促指导属地及时对建筑工地高支模、起重机械、高空塔吊、高大脚手架等施工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停、检、降和加固等管理措施。人员避险转移方面,水利、自然资源、建设、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海事等部门要督促各地按照“三个坚决转移”要求,坚决、果断、提前组织相关人员转移避险工作。三要严格闭环管控,确保风险隐患及时有效处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落实省防指办及各有关成员单位下发的管控指令,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落实管控措施。要充分发挥防汛防台在线作用,实现风险清单管控指令快速编发、快速流转、快速反馈。针对重点影响区域特别是风暴潮、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等高等级预警范围,要果断落实“五停”管控措施,确保人员绝对安全。
会议要求,要严阵以待、全员发动,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应对准备。一要毫不松懈拧紧责任链条。省防指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把防台责任抓到底、把防台措施抓到位。各地要严格落实“市包县、县包镇、镇包村、村包户”包保责任。各级防指办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统一指挥。二要严阵以待做好应急准备。各地防指和省防指成员单位要迅速到岗到位,严格落实响应期间运行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要全面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及时向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前置抢险救援力量,配齐配足应急物资装备。三要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发动。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载体,及时主动向社会公众滚动发布台风动向、预警提示和防范措施。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及时传递权威声音,高频回应群众关切,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确保不发生重大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