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以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为主线,深入推进“除险保安”行动,推广运用“工业企业安全在线”“除险保安”系统,建立全县责任体系“一本账”和工业企业安全监管“一本账”,定期核对“隐患排查”“常普常新”等数据,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以“责任清晰”促“风险明晰”。
一是织牢安全责任“一张网”。坚持统筹谋划,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列入领导干部考核述职内容。落实乡镇(街道、园区)和职能部门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防汛、防火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河道堤防、森林防火等各类责任人2800余人,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县对乡镇(街道、园区)“月晒季考”模块和县级机关部门综合考核举证扣分项,层层压实安全责任。
二是把好督查检查“一道关”。深入推进落实安全生产“1+X”责任体系,构建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分管领导分别牵头负责的“1+9”工作体系。县安委办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督查专班,对乡镇、部门开展常态化的督查检查。全县9大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制定各专委会运作制度,明确各专委会工作职责,健全日常运作流程、定期会商机制,有效推动专委会日常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专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0余次,安委办督查专班抽查检查各类单位(场所)155家次,发现体系运行等方面问题52个、事故隐患866处(其中重大隐患4处)。
三是确保站所管理“一门清”。专题研究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形成县级工作方案,县级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联合下发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范,明确了基层应急管理站建设标准。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园区)已全部按照人员、场所、装备、职责独立的要求,全域规范应急管理站所,全面落地县乡两级统一应急管理执法车辆以及执法服装配备。
二、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以“综合治理”促“标本兼治”。
一是持续开展“洗楼式”大排查大整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开展安全大检查。全县上下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发现安全隐患,一律责令落实整改,整改不落实,一律依法严厉查处,切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场所)41618余次,发现隐患41561余项,整改40887余项,整改率98.38%,停产整顿97家。
二是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严把重大风险“准入关”,建立项目联审机制,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按照“先安全设计再施工,先安全验收再投产”的要求,落实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建立项目审批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清查排摸,建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截至目前,共统计入库项目498个,排查入库项目396个,排查率79.5%。此外,坚持创建标准化示范企业,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化、生产车间区块化、管理要点清单化、管控流程可视化”四化创建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创建标准化示范企业33家。
三是打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全链条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培训报名、过程监控、考试发证等各环节管理,实现安全教育培训教考分离、全程监控,培训考试随到随考,培训证书即考即领,进一步规范安全教育培训行为,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同时,进一步提升安全培训机构教学水平和质量,采取政府招投标的方式,提高准进门槛,逐步淘汰基本条件不符合要求、培训质量不达标的培训机构。今年以来,全县共培训企业“两岗”人员(负责人、安管员)、特种作业人员、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等各类人员2.5万余人次。
三、提高减灾救灾能力,以“能力过硬”促“风险可控”。
一是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灾害。面对台风洪涝、雨雪冰冻等突发自然灾害,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面动员部署,靠前指挥,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以来,因受多轮强降雨、台风、低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共启动Ⅳ级应急响应5次、Ⅲ级应急响应2次、Ⅱ级应急响应1次。特别是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影响期间,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防台工作会议,专题会商防汛防台的形势,对防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累计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共9356人。
二是扎实筑牢自然灾害防御基础。全面落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包片责任制,及时调整县乡村三级防汛防台组织机构,共确定各类防汛责任人3112名。全面开展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发现隐患160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管控措施。创新组织责任网、基础设施网、火险防控网、应急救援网、运行保障网和数字化平台为一体的“五网一平台”治理架构,聚力解决基层职责不清、合力不够、队伍不专、智控不足“四个堵点”,不断健全“基层群防群治、末端发力见效”的长效机制。
三是有力推动综合救援队伍建设。以夹浦镇担任国家基层森林防灭火工作试点为切入点,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全县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分设县综合救援一、二、三大队,共配备专职救援队员80余人,新增了价值200余万元的森林消防、水域救援、通信可视化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