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应急体系变革重塑,全面建立健全指挥高效、反应灵敏、处置精准、保障有力的城乡社区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慈溪市健全应急体系、配强应急力量、聚焦政企联动,“三加强三落实”开展微型消防站建设,各村(社区)实现“15分钟救援圈”建设。
一是加强政企联动,落实消安基础建设。一是打造智慧消防应用,实现消防指数一张图。成立智慧消防运营混改公司,打造防、灭、管一体化的智慧消防应用管理平台,集成小微企业智慧用电、出租屋火灾监测预警、高层住宅电动车入梯管控等9大应用场景,提升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覆盖面,实现闭环管理。目前已累计安装20645家场所和103169个设备,预计全域年底前完成沿街商铺、30人以上群租房、弱势群体场所以及各自辖区内制高点建设应用全覆盖,计划两年内实现全市所有14类场所“智慧消防”建设应用全覆盖。二是制定智慧消防标准,统一智能防控规划建设。以数据全面开放、基础标准统一、功能按需扩展为原则,推动市级层面智慧消防建新利旧,充分发挥镇街现有建设成果,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截至目前,已完成《慈溪市智慧消防建设与运营规范》《慈溪市智慧消防智能管控平台数据接入标准》等2个标准规范编制。三是建设微型消防站,提高基层末端救援能力。在现有5个市级消防救援主站点、18个镇街消防工作站全覆盖、17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基础上,推广微型消防站建设。同时,所有微型消防站统一接入市119接处警平台,与智慧消防应用管理平台信息互通共享,实现“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截至7月底,累计已建微型消防站1175个,其中334个村(社区)已全覆盖,年底前全域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加强政策指引,落实应急支撑保障。一是进行资金补助,助力设施建设。由市财政出资每家1万元的补助用于全市271个行政村、63个社区、1688家规上企业微型消防站建设,累计每年补助300万元。二是健全联动机制,强化工作支撑。建立“市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个社区有一名镇街领导干部包联,推动镇街力量进一步下沉,开展组团服务,战时做好支撑保障。三是定期组织拉练,提升基层应突能力。凝聚基层应急管理合力,打造平时组团服务、群防群治,战时统一指挥、快响集结、组团作战的防救体系,达成“15分钟救援圈”建设。今年以来,各村(社区)累计拉练2600余次,持续分批组织基层消防力量培训,确保起到“救早、灭小”的作用。
三是加强应急救援,压实救援力量建设。一是加速推进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拟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应急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报告》,进一步增强我市应急消防救援能力,稳步推进消防救援站点建设,提档升级镇街消防队,拟在十四五期间形成“2+7+20+N”(即2个特勤站+7个普通站+20个专职队+1664个微型站)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二是强化基层救援力量。严格落实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每月工作督导检查、每季度工作例会讲评、每年比武竞赛,有效提升消防业务水平,已连续五年在宁波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三是持续提升基层综合救援素养。落实日常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学习训练、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分批组织基层消防力量培训,确保每名队员具备“会接警出动、会操作器材、会实施扑救、会开展检查、会组织宣传”的基本能力,累计培训近1万人次,努力实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初期火灾的扑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