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作为参与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专业力量,在新形势下为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技术人员服务水平不足、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不正当等诸多乱象,已严重影响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江山市通过记分考评、指数晾晒、四色管理等举措搭建工贸领域社会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效治理了机构服务乱象。
一、严明“进”的制度,提升机构准入规范。明确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对机构实行备案登记,要求机构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对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考试合格的技术人员制发“服安员”证书,目前已有47人因考试不达标未获得从业资格。设立服务机构行业分会,统一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价格、合同样式、人员行为规范准则等标准,规范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自标准统一后,先后通过峡口、贺村两个乡镇试点,探索推行了微型企业打包服务模式,目前江山已实现企业机构服务全覆盖。出台服务机构记分管理办法,对现场服务次数、排查隐患质量、识别风险能力、人员培训教育等内容进行量化记分,对年内记分达6分的服务机构负责人实施警示约谈,责令提交书面整改报告;达12分的,吊销服安员证书,一年内不得在本地从事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
二、打通“联”的准度,倒逼机构服务质量。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创建应急管理模块,并研发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子模块,打通了省“工业企业在线”和“社会化服务”数据通道,通过实时归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基础数据,实现了对机构和企业的动态监管。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综合社会化服务机构记分考评、机构服务、政府抽查等实际情况,每度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赋分,形成“安全服务指数”并通过媒体向社会晾晒,充分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倒逼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已有3家机构因排名靠后,主动退出江山市场,实现了机构的优胜劣汰。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查看“安全服务指数”,自主择优选择,极大降低了部门乡镇的廉政风险。
三、深化“管”的精度,夯实隐患整改效能。以企业隐患整改成效为目标,通过企业自查和机构协查发现隐患为正向赋分,政府检查发现为反向扣分的考评方式,对机构和企业实行“双向”考评,倒逼机构真查实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出台对企业和机构主动发现并上报的隐患不予立案查处的指导意见,有效解决了机构和企业“不敢查、不主动查”的后顾之忧,提升了隐患检查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机构已累计协查整改隐患16800余条。为有效激发企业自查自纠隐患的积极性,在发布机构“安全服务指数”的同时,我们聚焦企业隐患检查的数量、质量和整改率三个关键指标,每月发布企业“安全管理指数”,对企业进行“赋色排名”,要求属地政府、园区平台按照“绿色免检、蓝色抽检、橙色必检”开展分级监督检查,对近一年发生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直接赋红色,由应急管理局负责监督检查,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