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舟山围绕全面排查、动态管控、高压执法、淘汰整治、素养提升等五个方向,精准发力消除风险隐患。
一是全面排查,扫清风险隐患。以历年事故风险点为排查对象,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加大对“病老危”渔船检验和排查力度,对船体结构、船舶密性等关系航行安全的项目紧抓不放,实现隐患“排查-整改-销号”全覆盖、全闭环。目前,已完成全市4850艘渔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26527处、整改26507处,隐患整改率99.93%。同时,针对重点渔船开展“过筛子”检查,制定重大安全隐患“一案一册”整改方案,累计发现并整改重大隐患1439处,整改率达100%。
二是动态管控,及时干预提醒。强化渔船动态管控,特别是8月1日开捕的2346艘刺网、灯光围(敷)网、笼壶类和桁杆拖虾4种作业类型渔船和456艘捕捞辅助船,在开捕前逐艘落实安全检查,实现“先安全再生产”。严格落实基层渔船管理站24小时值班制度,加密渔船动态干预和提醒频次,督促落实编组生产、雷达和AIS开启使用等措施。严格落实应休渔船报备制度,并利用安全监管精密智控平台和沿海小物标雷达进行监管,严防脱管脱控。
三是高压执法,压实主体责任。海事、海警、渔业等部门运用“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协同作战,严厉查处“三无”船舶、外省籍渔船跨区作业、违法偷捕等行为。同时,司法、渔业等部门签署海洋行政执法监督同盟备忘录,建立执法评议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
四是淘汰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持续推进渔船本质安全提升行动,开展“船图不符”“船证不符”渔船整治、海上“千万工程”建设、“病老危”渔船和帆张网渔船淘汰整治等行动。全市累计完成“船图不符”渔船整治958艘,完成率94%;完成“船证不符”渔船整治107艘,完成率84%;完成125艘引领船整治,完成率86%;完成“病老危”渔船专项淘汰整治375艘,完成率97%;累计淘汰整治帆张网渔船343艘,有力提升渔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五是素养提升,强化安全管理。全面开展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动,从船员、船长、船东和安全监管人员等多维度强化安全管理能力。船员方面,全市已开展职务船员培训班共4419人,完成率152%;普通船员2880人,完成率118%,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船东船长方面,突出安全驾驶、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重点,开展渔船船长安全生产业务轮训和船东“面对面”警示教育,已培训1.1万人次。安全监管人员方面,开展渔船安全点验工作操作规程细化学习轮训,累计培训市、县(区)指挥中心点验工作人员55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