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模式,将充电步骤从用户转交给换电站,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充电桩、家中充电、飞线拉电等安全风险弊端,能够有效消除违规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从源头防范电动自行车因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发生。为有力有效推进推广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桐庐县聚焦三条主线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一是聚焦关键场所全面排摸底数。组织消防、交运、住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邮管等部门骨干,对城市共享电动车、外卖电动车、快递电动车等“三车”充电场所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摸排充电场所安全条件及“以换代充”实施情况,并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桐庐县辖内共享电动自行车租赁点903个,共享电动自行车1984辆,目前后台已能实现数字化智能管理,设有集中“以换代充”、维修保养等场所1处,备用电池430块,充电柜5个。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骑手468人使用电动自行车。快递配送行业登记电动自行车396辆。
二是聚焦核心群体深入开展调研。 电动自行车专班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方式与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电动自行车充电现状、安全意识以及“以换代充”使用情况和接受意愿。调研显示,目前外卖骑手日均需更换电池2—3次,大多数人已能接受并使用“以换代充”业务;而在快递行业,虽个别快递站点已收到“以换代充”的文件,但是并未及时推广开展。总体来说,外卖行业和快递行业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方面仍然存在擅自违规充换电池、从业人员缺乏充换安全意识等突出问题。
三是聚焦问题导向谋划工作举措。结合前期摸排调研情况,将持续按照《桐庐县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行业推广“以换代充”专项实施方案》推进工作,将从推广换电模式、建立管理体系、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集中换电场所安全管理、开展换电场所安全整治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火灾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