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打通防汛网格,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发布日期:2024-06-28 10:4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开化县牢固树立“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理念,坚持“一盘棋”统筹调度,纵向贯通指挥体系,横向联动救援力量,以应消站为格点“织链成网”,全面打通防汛网格,取得“零死亡、少伤人、少损失”的阶段成效。

一、纵向贯通,“1833”联合指挥体系全面激活。

一是滚动会商。县防指办24小时持续运转,坚持每日早晚两次调度,统筹水利、气象、资源规划、交通运输、住建、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协调联动,严格实行24小时水雨情监测预警机制,牢牢掌握防汛减灾主动权。二是精准预警。开化已建立了567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300处水雨监测站点,设立了270路防汛防台视频监控、100套地质灾害雨量遥测装置,投入使用了1处气象X波段相控阵雷达站。6月22日以来,调整发布山洪灾害预警16次,暴雨预警23次,地质灾害预警26次,雷电预警13次,开展水库调度11次。三是提级应对。6月22日起,开化县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主要领导坐镇指挥调度、四套班子下沉督导、乡镇部门全员在岗值守,3263名防汛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发送到户、告知到人。

二、横向互联,靠前布防把控风险。

一是加密巡查。一方面通过专业监测设施及地灾智防APP进行实时预警,另一方面通过群测群防员、乡村干部定点定时、加密频次巡查,对全县329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崖边、山边、沟边建房地段开展全覆盖排查,进行24小时巡逻监测、排查除险。6月22日以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3183人次,排查隐患问题595个,已全部完成闭环整改。二是扩面转移。开化县坚决把转移避险作为防汛备汛的关键措施,按照“群众意愿优先、亲属帮持优先、干部救济优先”原则,就近就地安置好被转移群众,同时以“人盯人”等方式抓好已转移人员闭环管理,确保绝对安全。6月22日以来,已按照“三提前”“三必须”要求,扩面转移群众6646人,其中,地质灾害区域转移1886人、小流域山洪灾害区域转移4558人、老旧房屋转移202人。三是保障到位。入梅前,按照可能出现的灾情,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和装备物资,保障卫星电话正常通信,避灾安置场所做好随时开放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第一时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目前,开化全县共有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238处,县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仓库16个,乡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库15个,村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点265个,储备物资66.8万件。

三、织链成网,应消融合赋能防汛抢险。

一是铺开宣传。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255个村社应急管理服务站全员在岗,在发布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后,全部闻令而动,做好点对点精准预警,争取更多预警提前量。二是联结队伍。统筹应急、消防、专业队伍、乡镇综合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和企业抢险力量等“六类应急力量”和通信、电力、交通运输、水利“四大专业队伍”,全县29支应急救援力量全员备勤、靠前布防,由各乡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干部接受指令、调配队伍,有序参与抢险救援,全面做好暴雨、强对流天气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三是服务跟进。全县81名基层应急消防站干部全部服务在一线,主动参与受灾转移群众生活保障、情绪安抚等工作,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