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以来,玉环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焊机“加芯赋码”,有力夯实了电气焊作业安全防范基础。
高位领航、强力驱动,激发自上而下的工作动力。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电气焊方面的工作重点,要求重点抓好企业、焊机设备、操作人员的源头管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拉紧筛网、精准过筛,找准加芯赋码工作方向。依托“浙里焊”平台,持续深化疑似涉焊单位数据比对,做到全面排查,动态清零;依托镇街、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再次拉网式排摸未“加芯赋码”焊机企业底数;鼓励需求单位直接购买已“加芯赋码”的电焊机。共排查1490家疑似涉焊单位。
持续深耕、督导跟进,保证加芯赋码工作质量。市安委会办公室实行“周通报、月晾晒”机制,每周安排专人通过监管平台统计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进度,纳入每周重点工作情况通报。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纳入安全生产季度考评,统筹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目前周通报16次,月晾晒7次。
严格执法、打非治违,提供加芯赋码工作保障。与“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将“电焊机是否加芯赋码”列入日常检查必查项,实施动态监管。对存在电气焊作业违法行为的,依法从严从重查处,一律实施“一案双罚”。今年1-7月份共处罚电气焊企业14家次,行政拘留无证电气焊人员77人。
用心服务、高效安装,提高加芯赋码工作效率。对于焊机体量大的企业,明确专人“一对一”做好与企业的对接服务,充分利用企业生产间歇期和休息期,合理安排安装时间,科学调派人手进行集中安装,既提高安装效率,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共安装改造“加芯赋码”焊机1418台。
下一步,玉环市将继续加强对“加芯赋码”改造工作的宣传,动态排摸流动焊机,争取做到全市电焊机“加芯赋码”全覆盖,从根本上破解无证作业、行业失管、未批作业等顽疾,确保智慧化监管真正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