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947/2025-0006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做好近期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的工作提示单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2月20日—23日期间,我省多阴雨,山区有降雪。其中20日,全省中雨,浙中北平原傍晚到夜里局部有雨夹雪,部分山区有小到中雪,高山区局部大到暴雪(积雪深度3~5厘米、局部7~10厘米);22日—23日,我省还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部分山区有雪,部分山区最低气温0~-2℃。20日下午起,我省海域有两次大风浪过程,最大过程出现在23日,近岸海域有1.6到2.5米的中到大浪,近海海域有3.0到4.0米的大到巨浪。高山区雨雪冰冻、连续阴雨地质灾害、海上风浪等风险较高,为做好防范应对,现提示如下:
一、高效运行指挥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轮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心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618”救援指挥体系,加密监测预警预报,强化联合会商研判,用好“3张单”,及时开展预警叫应、风险提示,细化各类灾害场景现场救援方案,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高山区雨雪冰冻防范。要高度关注20日及22日—23日期间山区雨雪天气,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加强山区道路管控,落实高风险路段“一点一策”,强化事故多发路段巡查,及时除冰除雪,做好交通管控疏导,积极防范交通事故及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要针对山区旅游景区及旅游项目,加强设施设备、景区道路等风险隐患排查,落实抗雪防冻措施,视情暂停营业。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落实山区农作物、畜禽防冻工作,加固农(畜)业棚舍等简易建筑。建设、水利、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加强对山区输水管线、输变电线路、通信设施设备巡查管护,防止因积雪冰冻导致供水、供电、通信中断。各地要做好供气、供暖等民生设施的防冻工作,加强对山区群众救助帮扶,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三、强化连续阴雨地质灾害防范。要高度警惕连阴雨天气、冰冻期和融雪期的地质灾害风险,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自然资源部门和各地要及时组织“驻县进乡”地质队员、群测群防员等队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口集聚区、旅游景区、农家乐等生产经营场所,在建工程及临时工棚周边区域开展排查巡查,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范管控措施,一旦发现致灾征兆,立即组织转移避险。
四、强化海上风浪风险防范。及时研判20日下午起我省海上的大风浪过程。沿海地区要根据当地渔业部门指令要求,督促中小型渔船、休闲渔船在今日18时前回港避风;大型渔船撤离到指定安全水域,做好编组锚泊,全员穿救生衣等防风浪措施。海事、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海上航线、渡口码头管控,督促海上船舶根据海上风浪采取限航、停航等措施。要警惕冷空气大风造成的风暴增水,可能越过海塘局部岸段的影响,加强海塘堤防巡查检查,加固薄弱环节,及时关闭旱闸、封堵道口、缺口等口门。
五、落实落细应急保障。各地要备足备齐防寒帐篷、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统筹好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专业队伍,视情预置扫雪机、撒布车等抗雪防冻装备,确保迅速响应、有效处置。要加强社会面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坚决避免瞒报、漏报、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