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来,诸暨市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聚焦“人、利、教”惠企要素,创新构建“联企纾困、驻企解难”服务机制,通过“精锐帮扶、政策直达、教育赋能”三维驱动,实现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同频共振,助力全市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诸暨市累计4400余家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工复产率超80%。
一是联企送精锐。新建联络员联企机制,抽调业务骨干、第三方专家等40余人组建8支“联企服务队”,聚焦危化、工矿等重点领域,实施“一企一专班”驻点帮扶,建立“隐患自查+专家会诊”双清单机制,累计指导企业整改设备带病运行、安全通道堵塞等隐患65项,攻克危化企业反应釜联锁装置失灵、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升级等技术难题43个。同步建立复工复产动态监测台账,通过“日监测、周研判、月评估”三级调度,精准掌握5322家企业复工进度,对海越仓储、艾依诺等多家高风险危化企业实施“部门监管—专班驻守—企业主责”三级联防,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二是联审送便利。深化“放管服”改革与驻企服务联动,推行“分级分类+前置指导”审批新模式,对停工未超30日的非煤矿山,实施“自主验收+承诺备案”极简流程,由服务队提前介入指导,上级公司自行组织验收,经营单位落实整改,目前6家非煤矿山企业实现“当日备案、当日复产”,平均节省复工周期5日。针对国债资金申报等政策红利,服务队“一对一”对接企业需求,协助编制申报材料,帮助13家企业破解跨部门协调堵点11个。
三是联训送技能。开设“开工第一课”云课堂,邀请省级专家组建“法规+工艺+应急”复合型讲师团,围绕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泄漏处置等12类高频风险,解读《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规范,新增“异常工况处置决策树”模块,构建标准化处置流程,15场直播覆盖企业员工超3.8万人次。针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高危行业,服务队携带移动教具开展“车间实训”,通过静电接地智能报警装置调试等物联网设备实操、机械臂异常动作急停联锁等人机协同演练,增强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操作能力,已开展实训62场,覆盖一线员工1.2万人。建立事故案例“定向推送—比对排查—闭环整改”机制,梳理典型事故,由服务队“点对点”推送至同类型企业,同步开展“举一反三”隐患排查,推动210家企业整改同类隐患460项,实现“一厂出事故、万企受教育”。